一代奇才的“奇癥”
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青藤道人,山陰(浙江紹興)人,我國明代著名文學家、水墨寫意花鳥畫家。他在文學創作和藝術創作中表現出追求個性自由以及傲視權貴鄙視禮法的精神,是晚明文學的先驅。他的詩歌給公安派以直接的影響;他的繪畫開創了大寫意流派;他的雜劇《四聲猿》打破了元雜劇的體制,標志著明代戲曲的轉折。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才華橫溢的人物,后半生卻倍受精神失常的折磨,在不幸中凄涼地死去。
青年時代的徐渭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他不但刻苦學習詩文、繪畫,而且還鉆研兵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建功立業,名標史冊,但屢次應試都沒考中。三十七歲那年,他被東南七省軍務總督胡宗憲請去做幕客,極受賞識,經常參與軍政要事,為抗倭軍事出謀劃策,“宗憲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共謀”。胡宗憲“幕中有急需,夜深開戟門以待”。在當幕客的這段時間里,徐渭確實能夠一展平生之所學。但好景不長。過了五年,胡宗憲因勾結奸相嚴嵩被捕,徐渭也就離開了幕府。不久,聽說胡宗憲畏罪在獄中自盡,徐渭因害怕受到牽連,整日坐立不安,最后竟至精神失常。發作時“引巨錐刺耳,又以推碎腎囊”。做出一些自戕的舉動來,后因一件小事同妻子發生爭執而誤殺妻子,被捕下獄。徐渭在獄中被關了七年,才由友人張元忭力救得以免罪獲釋。出獄后,徐渭貧困交加,不得不代人作詩作畫來糊口度日。由于極度的郁悶,他的精神病加重并時有發作,“或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年,更是瘋瘋顛顛,令人慘不忍睹。一個滿懷壯志、極有才氣的徐渭,最終在瘋狂與饑寒交迫中結束了他那坎坷不幸的一生。
從現代醫學來看,徐渭所患的“奇癥”是被虐待癥,屬于精神病的一種類型,大多是由重大的心理創傷所引起的。(徐渭的病因可能先是胡宗憲下獄,后是誤殺妻子)在發作時,有一種不可饒恕的犯罪感和自責心理,因此往往采用自戕的方式來求得心理的平衡。這種精神病在現在并不難治愈。可是在那個時代,那個社會,一個才華超群的徐渭竟因不得其治而飽受折磨地死去,真是太可惜了。
上一篇:一代天驕亦有遲暮之年
下一篇:一代巧匠馬鈞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