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布朗起義的失敗
白人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John Brown,1800—1859)出生于美國的康涅狄格州。青年時代,他目睹了南部黑人奴隸的悲慘遭遇,對奴隸制度深惡痛絕,立志為消滅這種制度而奮斗。
19世紀30年代,美國的廢奴運動勃然興起,約翰·布朗滿懷激情地投入運動之中,積極參加了幫助奴隸逃亡的“地下鐵路”活動(即秘密幫助南部黑人奴隸逃到北方或加拿大)。他堅決反對妄圖擴大奴隸制范圍的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并率領他的幾個兒子參加了保衛堪薩斯的戰斗,使這一地區成為了自由州。
在多年參加廢奴運動的實踐中,約翰·布朗逐漸認識到,要徹底推翻南部的奴隸制,必須采用更激進的手段。經過數年準備,他制訂了起義計劃:首先,組織訓練起義隊伍,收集儲藏武器;其次,發動起義,奪取軍火庫,武裝黑人奴隸;最后,以阿勒根尼山區為根據地,逐步深入南方打擊奴隸主階級。他相信,起義將會引起南部黑人奴隸反抗白人奴隸主運動的總爆發,從而徹底推翻南部奴隸主的統治。
1859年10月16日晚,約翰·布朗率領包括他的三個兒子在內的二十一人發動起義,搶占弗吉尼亞州的哈帕斯渡口,控制了軍火庫。然而,翌日清晨,他們被1,500名國民警衛隊包圍,羅伯特。李上校(后來成為南北戰爭中南軍統帥)也率領海軍陸戰隊趕到。經過一場血戰,起義者寡不敵眾,9人犧牲,約翰·布朗等7人被俘,僅6人逃脫,起義失敗。約翰·布朗以“謀反罪”被處以絞刑。在就義前,他給美國人民留下了遺言:“我,約翰·布朗,現在堅信只有用鮮血才能洗清這個有罪的國土的罪惡。”
造成約翰·布朗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事先沒有充分發動和組織,廣大黑人奴隸,加上起義地區奴隸數量很少,這就造成了孤軍作戰的局面;此外,黑人領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反對武裝起義、主張采取合法行動的改良主義思想也影響了黑人參加起義的熱情。
盡管如此,約翰·布朗起義仍不愧是用暴力消滅美國黑人奴隸制的一次英勇嘗試。
上一篇:約翰·勞銀行的垮臺
下一篇:約翰·施特勞斯父子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