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滅蜀之戰(公元5~6年)
公元35年至36年,漢光武帝劉秀進軍巴蜀,削平割據勢力公孫述,完成東漢統一大業的作戰。
劉秀消滅關東群雄及隴西隗囂后,稱帝巴蜀的公孫述,部署王元防河池(今甘肅徽縣西),田戎防江關(今重慶奉節東赤甲山上),控制秦嶺和三峽,以阻漢軍入蜀。劉秀制定了水陸并進、南北鉗擊的滅蜀計劃,預定荊州軍先西進,打開入蜀大門,隴西軍再南下攻蜀。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三月,岑彭、吳漢率荊州軍6萬溯江西進,破蜀軍在虎牙山與荊門山的浮橋防線后,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江關,田戎退守江州(今重慶渝中)。岑彭因江州城堅糧多,一時難下,留一部兵力圍困,自率主力攻占墊江(今四川合川)、平曲(今四川遂寧東南)。六月,來歙率隴西軍攻占河池、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北),對蜀都成都已構成夾擊之勢。公孫述急以重兵集結廣漢(今四川射洪南)、資中(今四川資陽),防漢軍沿涪水、湔水前進,同時派侯丹率軍2萬守黃石灘(今重慶涪陵東北江中),以控制江水,支援江州。因羌族叛亂,隴西軍主力轉用于隴西,滅蜀之任主要由岑彭擔負。
岑彭根據形勢,調整部署,留臧宮率降兵2萬據守平曲,自率主力返回圍困江州,破侯丹軍于黃石灘,爾后溯江西上,日夜兼程急馳1,000余千米,攻占武陽(今四川彭山東),選派精騎突襲廣都(今四川成都東南),進迫成都。此時,劉秀所派援軍到達平曲。臧宮遂進攻廣漢,迫降10萬余人,進抵平陽鄉(今四川三臺附近)。公孫述派人刺殺岑彭,漢軍退至南安(今四川樂山),劉秀命吳漢繼續指揮攻蜀。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正月,吳漢率軍3萬北進,敗蜀軍于魚涪津(今四川樂山北岷江上)后,進占武陽、廣都。七月,留圍江州的漢軍攻占了江州,俘獲田戎。吳漢急于求勝,自率2萬人進至江北距成都僅5千米處立營,使副將劉尚率萬人屯江南,作浮橋聯系。公孫述以10萬人攻吳漢,萬人攻劉尚。吳漢戰敗被圍,閉營3日,拒不出戰,乘夜暗退回江南與劉尚會合,擊敗來攻的蜀軍后返回廣都。此后蜀、漢兩軍在廣都、成都間多次交戰,漢軍皆勝,進據成都外城。十一月,臧宮軍攻克繁縣(今四川彭縣西北)、郫縣(今屬四川),與吳漢會師成都近郊。公孫述募“死士”5,000,與漢軍決戰,結果大敗,公孫述負傷逃回,當夜去世,延岑舉城投降。至此,漢光武帝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東漢銅兵馬俑
上一篇:《蘭州戰役(1949年8~9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劉裕滅南燕、后秦之戰(409~417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