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針法終被承認
自從現代科學家發現了生物的時間節律,即“生物鐘規律”,并且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古老的“子午流注針法”,才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被承認。這就是現代醫學的新課題——“時間醫學”,它揭示了人和生物自身生理節奏以及相關生物節律與疾病的密切關系。醫學領域中,誕生了新學科“生物鐘醫學”,人所共知所謂這項新興學問,在八百年前的中國,早已經有了。中醫認為“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自然”,此乃自然法則存在的事實,但是,近幾十年以來,一直被貼上唯心主義和違反自然辯證法的標簽加以批判、加以禁錮、加以歪曲。知者不敢用、用者不敢言,害怕受到攻訐。
本來人和生物在一年中,一月里,一天之內生理變化是有規律的,例如美國科學家證實人體腎小球濾過率和腎中的血流量,在下午五時三十分最高,早上五時三十分最低。此恰與腎經的經氣旺于酉時的古老學說相合,肝、膽、胰腺等臟器的功能與時間規律的研究,也反映了這方面問題。
金代針灸家竇默、字漢卿,曾仕至太師,幫又稱竇太師,著《針經指南》,其中有《標幽賦》、《通玄指要賦》等名篇,在宋代何若愚的《流注指微賦》的基礎上,對氣血在體內的流注做出了扼要的論述。明代大針灸家徐夙著《針灸大全》,書中撰有《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不單提出“子午流注”的命名,而且按時刻開穴治病,而且在此后的針灸著作中,如《針灸大成》、《針灸聚英》、《古今醫統》里屢被引用、介紹和發揮,形成一種按時間取穴的針刺方法。解放后,在黨的中醫政策感召下,1958年四川針灸家吳棹仙先生,向周總理獻《子午流注環周圖》,并出版其《子午流注說難》一書,1957年承淡安、陳壁硫又合著《子午流注針法》,一時間,時間醫學的研究剛剛興起不久,便被“四清”和文革”淹沒了,十年動亂又被當成封建糟粕而否定,針灸界人士諱不敢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對子午流注針法的研究,才從新開始踏上坦途。
一件事物,當人們尚不認識它的時候萬不可妄下結論,特別是針對學術問題,如果參加政治因素,往往是正確的東西也會被錯誤地扼殺,如果不是國外“生物鐘醫學”發展起來影響我們,“子午流注針法”還不知道被埋藏幾多年呢!
上一篇:子產以乘輿濟人
下一篇:子常索美裘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