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帥醉酒誤戰事
公元前579年,長期爭霸的晉、楚兩國,在宋大夫華元調停下弭兵議和,但雙方均無誠意。公元前574年,楚國首先出兵進攻中原要沖之地的鄭、衛,迫鄭屈服。次年,晉國以鄭國叛晉附楚為由,發兵伐鄭。楚國聽說晉國出兵,亦迅速出兵北上救鄭。
公元前575年4月晉厲公親率兵車500余乘、將士5萬余人,渡過黃河向鄢陵(今河南省鄢縣)急進,同時征集齊、魯、宋、衛之軍,要他們會師于鄢陵。
楚軍由楚共王親自統率全軍,連同鄭成公帶來的鄭軍,共有兵車530乘,將士9.3萬人。楚鄭聯軍由中邑(今河南省南陽縣)出方城(今河南省方城縣),過葉(今河南省葉縣)經瑕(今河南省襄城縣西南),渡過汜、潁二水,疾趨鄢陵。故楚軍北上行軍極為迅速,到達鄢陵后不顧天色已昏,直壓晉軍營前列陣。
兩軍對陣后,當時晉盟國的援軍尚未到達,晉兵力明顯處于劣勢,加之楚軍迅速“壓晉軍而陣”,使晉軍被迫局促于營寨之內無法展開,一時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晉厲公排除固守待援的主張,決心趨利避害,與楚軍決戰。隨即在營壘中塞井平灶,擴大列陣的空間,同時部署:以中軍之一部進攻楚之左軍;以中軍的另一部牽制楚之中軍;集合上、下、新三軍和公族合攻楚之右軍及鄭軍。晉軍部署既畢,遂于6月29日中午在營內開辟通道,向楚軍進攻。
正當晉軍向楚軍陣地發起攻擊時,晉厲公乘坐的戰車忽然陷于泥淖之中,元帥欒書見狀卻將自己所乘兵車讓給厲公。欒書的兒子欒針急忙制止說:“請你趕快離開!你負有指揮全軍之重任,不可如此亂來!”欒書只好作罷,繼續率軍進攻。楚共王在戰車上見晉厲公陷于泥淖中,無法脫身,親自率軍前來擒拿。晉將魏锜用箭射楚共王,中其左目,楚共王負傷后退。這時,晉厲公的戰車已從泥淖中掙脫出來,下令追擊楚共王。
楚軍聽說楚共王中箭敗退,軍心大亂,及見晉軍從東面攻來,以為諸侯之軍已到,陣勢大亂,紛紛敗退至潁水南岸,楚軍元帥子反連忙收集殘部,整頓隊伍,重新編組以準備抵御晉軍的攻擊。然后便飲起酒來。晉軍將俘虜的楚戰俘釋放回來,并要他們向楚共王、子反報告:晉軍正利用楚營遺棄的糧秣輜重;秣馬厲兵,準備明日與楚軍決戰。楚共王急召子反欲與之研究對策,未料子反飲酒大醉不起,竟未能到。楚共王大怒,決定全軍連夜向南撤退。子反遭責,引咎自殺。
晉楚鄢陵之戰,氣勢壯盛的楚軍之所以敗給處于不利地位的晉軍,重要原因在于楚鄭聯軍不顧天色已昏列陣營前。加之楚軍將帥不和,紀律松馳,部伍混雜,彼此觀望。尤其在作戰關鍵時刻,楚中軍主帥飲酒大醉,誤了戰事,終遭敗退。
上一篇:主帥怯陣,功敗垂成
下一篇:主武輔文的武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