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現象探因
近年來,學生厭學現象日趨嚴重,中小學生逃學、輟學、離走的事時有所聞。厭學者中不僅有差等生,也有中等生和優等生,如此大范圍,數量眾多的厭學生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重視。厭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誤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厭學生是這樣說的:家庭壓力太大。自上初三以來,父母親為了自己考上重點高中,最后上大學,經常讓自己開夜車,在學習上加班加點。但終究失敗了,連技校也沒考上。自己覺得失學無望,會遭父母冷遇,只好離家出走。
另一位厭學生說:我自己有很多夢想,想成材,父母親本來也很關心我,為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自從我家開起“百貨店”后,父母就不怎么管我了,還經常讓我打雜,當幫手,給我談生意經,我漸漸的也不想學習了。
很明顯,許多家長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些家長也不愿意在教育孩子身上多方費心。概括地說,家庭教育的失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不斷給孩子提出高要求,卻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這樣只能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教育歸于失敗。第一個厭學生的自述就屬于此類。第二,一些家長不懂樂學與苦學的辯證關系,要強調孩子以學為樂,讓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而不能一味地給孩子加碼,以為學海即是苦海,這樣不僅不能提高學習效率,長此下去必將使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第三,家長應該支持孩子學好文化知識。金錢的沖擊使一部分家長置孩子的學習于不顧,讓孩子“棄學從商”,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做法不僅會影響孩子掌握扎實的本領,也不利于孩子今后的發展。
上一篇:學校消亡論
下一篇:學生流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