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以術侍康熙而得寵
清康熙皇帝玄燁,為一代明君,文韜武略,超越前代,辦理政事素以詳慎著稱。縱然如此,也難免受小人之蒙蔽,康熙帝寵信高士奇即其一例。高士奇是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家境貧寒,以賣字為生。太傅納蘭明珠,欣賞其文才,便推薦他入內廷,充書寫序班,授詹事府錄事,官至內閣大學士。高在內廷辦事快捷,為人乖巧,遇事善于揣摩皇帝旨意,討皇上歡心。有一次康熙在狩獵時坐騎跌倒了,康熙十分不快,士奇聽說此事,就立即用污泥弄臟自己的衣服,快步跑到皇帝那里,侍立于側。康熙見其狼狽樣非常奇怪,便問他如何弄成這個樣子。士奇回答說:“我剛剛落馬掉到水坑里,衣服還未來得及洗。”康熙開懷大笑,說:“你們這些南人,天生的如此懦弱。剛才我的馬屢次跌倒,我竟然一次也沒有掉下來。”士奇的作戲,掃除了康熙心中的怒氣。康熙南巡,士奇執筆隨同前往,事事皆迎合康熙旨意。到杭州靈隱寺,寺僧跪求康熙賜額,康熙寫“靈”字時,雨字頭寫的太大,下半部不好安排,正握筆猶豫不決,士奇立即在手掌心中寫下了“雲林”二字,假裝磨墨時,偷偷將手心伸給康熙看,康熙領悟,則改題“雲林”二字。到鎮江金山寺,寺僧也求賜額,康熙不知題何字為好,頗費斟酌,士奇見勢,用另紙書寫四字,呈于其上,康熙打開紙一看是“江天一色”,見后十分高興,便瀟灑地寫了這四個大字。一次,康熙與明珠、士奇一同站在偏殿當中,康熙笑著問他們:“今兒咱們象什么?”明珠快言快語答道:“三官菩薩”。高士奇跪下奏曰:“高明配天”。明珠聽高一說,嚇得額頭上直冒虛汗。高士奇不僅在皇帝身邊機警乖巧,而且非常注意用金錢收買內侍,以獲取有關康熙的信息。每入直則帶一荷包,里面裝滿金豆,他托付內侍打探宮內起居情況,報一件事就酬金豆一粒。晚上回家時,荷包內的金豆傾囊而出,宮廷隱秘,皆全部掌握了。如他得知康熙正看某一種書,則自己也抽同一種書翻閱。當康熙偶爾問及此書時,便能對答如流,因此,越發得寵。康熙稱:“在廷博雅可與道古者,莫士奇若。”故日益寵信士奇。當初,士奇靠明珠舉薦而得入內廷,至此,明珠反而向士奇探訪朝廷的消息。士奇退朝回家,家門口九卿之坐轎塞滿小巷,明珠亦在其中。士奇旁若無人,目不斜視,對明珠視而不見。徑直走進家門。貴客皆派隨從打聽高士奇情況,一會回報說在洗臉,一會回報說在用晚飯。過了一會才傳呼請明珠入內。其余官吏僅能看見一、二名而已。第二天門庭如故。當時高士奇聲勢顯赫,上下側目。天長日久,羽翼豐滿,與王鴻緒等人結黨營私,收受賄賂,背公行私,貪圖富貴,廣置房產和田產,當時京城有“五方寶物歸東海(徐乾學),萬國金珠貢澹人(高士奇)”之對。后因受諫官彈劾,被罷官放歸鄉里。
高士奇出身微賤,靠著一手好字和明珠的舉薦,得入內廷供事。而后他步步升遷,日益得寵,官位顯赫,其主要原因,是他有一套侍君的權術。他挖空心思運用各種手段,去了解康熙的起居好惡和思想脈膊,從各個方面去討好皇上,從而達到升官發財的個人目的。一個國家,一個部門,如果都重用這種人的話,必然誤國亂政,貽害于民。而歷代當權者,亦以喜順耳之語,惡逆耳之言者居多。精明如康熙者,尚且被高士奇之流所蒙蔽,更何況平庸之輩?近君子,遠小人,談何容易?可見用人之道不可不深究。
上一篇:驕以失臣、狠以亡君
下一篇:高處不勝寒——由詩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