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敵深入·示短伏奇·分化強胡,誘殺智囊
隋煬帝大業末年,突厥始畢可汗上承其父啟民可汗的十數年文治武功,部落漸漸強盛。隋朝右光祿大夫裴矩對突厥的強盛深為憂慮,他認為突厥人現在雖未寇邊,但若不及時設計削弱其力量,終有無窮后患,因此他向煬帝獻策,將一名宗女嫁給始畢之弟叱吉設,并拜授叱吉設為南面可汗,以分化始畢可汗的強大實力。這一計劃由于叱吉設膽小不敢接受而失敗,同時還導致了始畢可汗對隋朝心生怨恨。裴矩大是懊喪,試圖找到其中失敗的原因,他終于發現,原來是其他雜居于突厥境內的胡人在突厥人面前搗鬼所致。他心里又萌發了新的主意,于是再對煬帝說:“突厥人本來純樸不過,最易離間,現在情況變了,他們從狡猾的雜胡那里學到了許多可惡的東西,致使我們的妙計受挫,在群胡之中,據說史蜀胡悉奸計最多,他又深受始畢寵幸,如果不趕快將他誘殺掉,今后對我朝的危害肯定不輕。”煬帝說:“很好,這事就交給你去處理。”但怎樣才能使胡悉自投羅網呢?裴矩暗暗思忖,貪財好利應該是人類的共性,誘殺計劃不妨就從這個方面入手。裴矩開始行動了,他派人去通知史蜀胡悉,稱大隋天子拿出了不少珍稀之物,眼下全部集中在馬邑(今山西朔縣),有意與塞外互通有無。胡悉心癢難耐,深感這么好的機會真是千載難逢,如果錯過只怕一輩子都要后悔;他同時還想到,突厥人口太多,千萬不能讓他們搶在前面,否則最好的買賣就沒有我們的份了。胡悉有了這種私心,當然不會舍得去通告始畢了,他只管率領自己的部落,帶著所有的畜群,風風火火地向馬邑趕來。裴矩得知胡悉已經上鉤,便在馬邑布置好伏兵,專等羊入虎口。胡悉完全沒有這種思想準備,冒冒失失就鉆進了裴矩的圈套,只聽得一聲鼓響,四周剎那間劍戟如林,亂箭如雨,所謂的互市場所頓成血腥屠宰場,胡悉還未來得及掉轉馬頭,身上就已連中數箭,其中一箭穿胸而過,眼看著就是神仙在場也救他不活了。始畢身邊的智囊突然被殺,隋朝方面自然得做出一個較為像樣的交待,一紙瞞天過海的詔書是早就擬好了的,煬帝只是臨時在后面加蓋了象征權力的皇帝大印,就派人送給正在那里悶悶不樂的始畢可汗。詔書大意是:史蜀胡悉率眾前來投奔,說他不堪與可汗共事,請求我朝收留。但我大隋向以仁義治國,突厥又系我朝臣屬,我們豈能容忍這種背主逆舉?所以先替可汗誅之,以正國法。(《隋書·裴矩傳》)
上一篇:調虎離山·公理守險,史祥斬關
下一篇:火上澆油·落井下石·劉備進言斬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