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作新為麻雀翻案的小與大
麻雀亦稱“家雀”、“琉麻雀”。鳥綱、文鳥科。體長約14厘米,多棲止有人類經濟活動的地方,營巢于屋壁、檐邊或樹洞。食性隨季節變化,平時食谷類、雜草種子,生殖季節捕食昆蟲,并以之哺喂雛鳥。分布范圍很廣,北自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南至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東至日本,西至歐洲。在我國幾乎遍布平原和丘陵地帶。到處可以見到它們雀躍歡騰,引人喜愛。
1958年大躍進期間,大搞“愛國衛生運動”,當時提出“除四害,講衛生”、把消滅麻雀作為一項政治任務。黨中央和毛主席正式發布文件,把麻雀作為“四害”(老鼠、麻雀、蒼蠅、蚊子)之一,動員全民大搞滅麻雀運動。約定同一時間,出動億萬群眾,布滿屋頂、場院、田野、道路,人山人海。大家同一時間,舉旗吶喊,鑼鼓助威、鞭炮齊鳴。使所有的麻雀震驚騰飛,不敢落腳,拼命逃躥,精疲力竭,落地而死,或溺入河湖,或落地捕之。如此數次之后,大見成效,長期難得再睹雀躍騰歡。
在這浩浩蕩蕩的滅雀運動中,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要“替麻雀翻案”,他就是我國鳥類專家鄭作新教授。他根據自己幾十年對鳥類的研究,認為麻雀對人類既有害,也有益,在生態平衡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不應予以消滅。為了掌握充分的科學根據,他不辭辛苦,奔走各地,重新對麻雀進行了一番考察研究。他在各地捕捉,解剖了888只麻雀,分析了它們的食物習性,發現麻雀雖然在糧食成熟時期,對農作物果實有危害作用,但在農作物害蟲繁殖季節卻大量捕食害蟲。而且在一年之中,麻雀捕食害蟲和雜草種子的時間要比啄食糧食谷物的時間長得多。特別是城鎮、林區等非糧食作物生產地區,麻雀更是利大于害、益多于弊,應屬于益鳥范圍。
結論產生于調查研究之末,根據充分,結論明確,但該不該向黨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不同看法呢?當時正值反右之后,大躍進之中,人人堅信大躍進“無比正確”,周圍很多人雖也贊同鄭作新教授的看法,但都不敢提出反對意見,有人也勸鄭作新不要“為小小麻雀翻案”,免得因小失大。鄭作新教授反復思考,認為探索真理是科學家的天職,堅持、宣傳真理也是科學家的神圣責任。他不顧個人的得失,大膽給黨中央和毛主席寫信,提出自己的看法。毛主席和黨中央仔細研究了他的意見,認為鄭作新教授的意見是對的,很快以正式文件通知全黨全國,改正原來的不妥決定。毛主席提出說:“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改為“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子?!?/p>
鄭作新教授堅持科學,注重實踐,堅持真理,勇于探索,分清是非,敢于直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麻雀雖小,但尊重科學、按照科學規律辦事的科學態度卻大。
上一篇:這名優異生何以要去美國
下一篇:鄭俠的《流民圖》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