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法制文化·保辜
古代在追究傷害者的罪責時,實行“保辜”制度。其內容是在傷害后果未確定時規定期限,被害人在期限內死去,傷害人以傷害致死罪論處;不死,由犯罪者保養被害人所受之傷以減輕傷害后果,最后依平復的程度來減免犯罪者的罪罰。《急就篇》記載:“保辜者,備隨其狀輕重,令毆者以日數保之。限內至死,則坐重辜也”。保辜的期限為二旬,《漢書·臣功表》記載,昌武候單德于元朔三年傷人,因為受傷者二旬內死,被棄市。
中華傳統文化·法制文化·保辜
古代在追究傷害者的罪責時,實行“保辜”制度。其內容是在傷害后果未確定時規定期限,被害人在期限內死去,傷害人以傷害致死罪論處;不死,由犯罪者保養被害人所受之傷以減輕傷害后果,最后依平復的程度來減免犯罪者的罪罰。《急就篇》記載:“保辜者,備隨其狀輕重,令毆者以日數保之。限內至死,則坐重辜也”。保辜的期限為二旬,《漢書·臣功表》記載,昌武候單德于元朔三年傷人,因為受傷者二旬內死,被棄市。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侯馬董氏墓戲臺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信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