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月形”不見口袋
公元前216年8月,在意大利的坎尼,由漢尼拔統率的迦太基軍隊與羅馬軍隊在這里進行了一場大戰。
漢尼拔巧妙地利用當地每天中午常刮強烈的東南風的自然條件,將4萬步兵背向東南布成一個半月形的陣勢。他令一部分“弱兵”占據著半月形中間的寬大區面,以誘使羅馬軍隊向中央部位突破。又令500精兵,身藏匕首,在必要時向羅馬軍假投降,借機混入敵陣,搞好內應。他將1萬精悍騎兵配置在半月形的兩側,一則壓住兩翼陣腳,二則可從側向包抄敵人。
8月2日上午,雙方激戰開始了。羅馬軍先發制人,集中兵力向漢尼拔半月形的中央突出部猛攻,突出部很凹陷,這時漢尼拔令500兵士向羅馬軍隊投降,交出自己的劍、矛和盾牌,羅馬人信以為真,把他們置于陣后,仍繼續攻擊。這時,漢尼拔指揮的陣勢逐漸發生了變化,兩翼騎兵前出,中央繼續后退,原“下弦月”逐漸演變成“上弦月”,又逐漸演變成一個口袋形的陣勢。而羅馬軍隊不知是計,只當迦太基人在潰敗,遂令后面接應的步兵悉數參戰,眼看羅馬軍全部鉆進了口袋,漢尼拔令兩翼步兵猛攻其側翼,騎兵迅速包抄其側后。戰至中午時分,東南風大作,飛沙走石,刮得頂著風的羅馬士兵兩眼難掙,既不能準確地投射手中的武器,又不能靈活地躲避對方投射過來的武器,霎時間,四面受敵的羅馬軍處于十分不利的境地,正當這關鍵時刻,那500名偽降士兵拔出身上的匕首,首先刺死身邊的羅馬士兵,然后拿起死者的武器,從內部開始對敵人進行攻擊。羅馬軍經此突如其來的一擊,頓時大亂,戰至天黑,徹底失敗。不僅7萬名羅馬官兵死于漢尼拔的“口袋陣”中,而且就連親臨前線指揮的羅馬執政官伊米里亞斯也未能幸免。迦太基人僅以損失6000人的較小代價,贏得了坎尼戰役的輝煌勝利,漢尼拔的名聲也更加顯赫。
漢尼拔的卓越軍事指揮才能,在于他不死搬硬套,巧妙布陣,以虛就實,誘敵入袋,最終在自然條件的幫助下,徹底擊潰了羅馬軍。羅馬軍氣勢洶洶,急于求成,墨守成規,以實就虛,終于中計,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上一篇:只欣賞人才而不用,于國事何補
下一篇:只顧稱帝納貢不管科技發展的明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