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為上·德信服人·死囚充軍,多多益善
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時,魏斷獄多濫,隴西王源賀上書道:“根據法律條文:謀反之家,其子孫即使寄養他族,也得拘歸殺掉,以絕罪人之煙火,向天下彰示大逆之不可赦;而劫賊應誅殺的人,兄弟子侄離得很遠,道隔關津,皆受牽連。假如十三歲以下,家人首惡,策劃行逆決不能參預,臣以為可赦其死罪,沒入縣官作官奴。”拓跋濬采納了此建議。后來,源賀進一步上書道:“臣聞,人最寶貴的,莫過于生命;最厚的施德方式,莫過于寬宥一個人的死罪。雖然犯死之罪,難以全部寬恕,但可以權衡死罪之輕重大小,適當存恤一些。目前,我國邊關,勁寇游魂于北,狡賊負險于南,防戍的任務十分艱巨。臣以為對那些不是大逆、赤手殺人的罪犯,及坐贓、盜與過失犯罪的人,除了實在不能開脫死罪的外,其余可留其性命,遣派他們守邊境,可相應減少征調良民百姓戍邊。如此一來,這些已斷之體,沐浴到了重生的大恩;徭役之家,享受到了休養生息的實惠。”拓跋濬十分贊賞,完全采納了他的意見。自此后,凡罪該處死者,多恕死貶謫徙邊,時間一長,收效甚大。拓跋溶對群臣說:“源賀勸朕宥諸死刑,徙充北番各戍地,自開始至如今,一年下來活命者不少,生濟之理既多,而對戍邊的兵將又十分有益?;剡^頭來想想他的意見,對國家的益處實在很大?!?《魏書·源賀傳》)
上一篇:棋走險著·棋高一著,決勝千里
下一篇:恩威并施·漢高祖重賞四將以伐陳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