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賽中做交易禁而難止
91年的全國足球甲級聯賽A組的比賽晚節不保,最后3場球賽中又出交易。
北京隊已積夠保級分數,于是放出一馬,讓八一隊以2比1勝出。有道是:“遠親不如近鄰”。
遼寧隊已然登基,蟬聯了冠軍的寶座,與小兄弟大連隊相爭,不免心生憐憫之情,連“元帥”都不去球場督戰,便鬧劇般地以4比5敗下陣來。但是雙方皆有所得,大連隊得以保級,而遼寧隊的孫偉憑借這一場賽中的3記進球而成為這年全國甲級聯賽(A組)的最佳射手。有道是:一筆寫不出兩個“遼”字。
天津隊已然降級,勝負皆無意義,與上海隊一戰,雖居主場有利位置,但讓對手2比0輕松得勝。有道是:犧牲自己,成全朋友。
3場的默契使得八一、大連、上海受益非淺,但又與北京、遼寧、天津無害,單單苦煞了國家奧林匹克隊,該隊上半年即已結束賽事,只能坐以待斃,被別人算計到B組中去,但也只能啞巴吃黃連。
91年的上述現象還使人聯想起以往比賽中的交易現象。在89年的中國第六屆全運會上,遼寧隊與山東分在一組,他們只需戰成二平便可攜手出線,而將上海隊淘汰出局,盡管上海隊賽前已是不安,特請上海籍的國家體委副主任徐寅生賽場督戰,但遼魯一戰的結果恰是2比2。這其中有無交易,單憑場上打出的標語:“遼寧山東是一家,2比2平進前8,“就足看出一點端倪。
攝人神魄的足球賽,在中國賽場上的交易現象卻禁而難止,令人心中難安,生無盡的遺憾。遺憾的是:它將極大地損害體育運動的競爭機制,丑化體育運動在人們心目中所應有的圣潔形象。此風不化,中國足球難有質的飛躍。
上一篇:中國貧油嗎?
下一篇:中國運動員“早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