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掉機遇,艾罕默德汗兵敗烏格拉河
蒙古鐵騎的西征,使東歐各國被迫臣服。到15世紀,俄羅斯公國已經強大,對受大帳汗國的統治極其不滿,并展開軍事斗爭。在1480年的軍事對峙中,大帳汗艾罕默德由于寄希望于談判使莫斯科繼續臣服,錯過最好的戰斗時機,反被莫斯科公國打敗,其本人也在1481年的一次戰斗中戰死。
1476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停止對大帳汗納貢,1480年又拒絕承認羅斯附屬于大帳汗國。大帳汗艾罕默德不甘心失去對莫斯科的統治,一方面同波蘭立陶宛國王卡西米爾四世結成同盟,共同向莫斯科公國施加壓力,另一方面組織一支強大的軍隊于1480年秋親自率軍出征莫斯科。當時莫斯科公國正發生內訌,即使伊凡三世同克里木汗格來結成軍事同盟,達成共同對付卡西米爾四世的協議,但內訌還是削弱著他的力量。1480年1月,伊凡三世的兩個兄弟鮑利斯和大安德烈由于對加強中央集權制不滿,起來反對伊凡三世。莫斯科的王公貴族也分為互相對立的兩派,一派贊成聯合起來與大帳汗國對抗,一派則主張放棄斗爭。在這種情況下,伊凡三世先利用主戰派的支持,給大帳汗以軍事打擊。他派其子莫洛多伊和兄弟小安德烈率軍開往奧卡河和烏格拉河河岸,在10月8—12日的戰斗中,莫斯科軍隊由于事先堵塞了大帳汗部隊可能入侵的所有道路,并使用了炮隊,這樣就粉碎了大帳汗國騎兵強渡烏格拉河的企圖,有力地阻止了大帳汗部隊的進攻。其次,伊凡三世發動外交攻勢。為了贏得時間,伊凡三世提出同艾罕默德汗談判,以便集中力理平息國內的內訌。談判一直持續到10月20日。在這個過程中,伊凡三世與叛亂的兩兄弟達成了協議,俄軍陣地得到鞏固,后方得到安寧,并調來了鮑利斯圖和大安德烈團的主力部隊,形成了足以抵抗對方的力量。于是,伊凡三世中止談判,準備采取軍事斗爭。
大帳汗艾罕默德出兵時,是其取勝的最好時機。但經過一次交鋒后,大帳汗不是繼續沖鋒,而等待波蘭立陶宛國王卡西米爾四世的到來,采取聯合行動,并同意了同伊凡三世的談判。談判不僅使伊凡三世贏得了時間,還使大帳汗的士兵失去了最初的銳氣。所以,在談判破裂后,艾罕默德汗幾次試圖渡過烏格拉河,奪取俄軍陣地,但均未成功。這時,大帳汗部隊的處境急劇惡化。寒冬的降臨使他們的戰馬失去飼草,同時,瘟疫蔓延,食品匱乏,等待的盟友卡西米爾四世因受到克里木汗格來的困擾而無法出兵助戰。11月11日,艾軍默德開始率隊南撤回國。1481年1月6日,艾罕默德汗在一次戰斗中被殺,國內內訌加劇,再也無力控制莫斯科公國。
上一篇:失察敵情·兵敗身亡
下一篇:失敗中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