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靜制動·李石鎮靜平亂
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宦官內部也是分幫結派,互相爭權奪利。唐文宗時,大宦官王守澄憎恨宦官田全操、劉竹深等六人,當時掌權大臣李訓、鄭注為了巴結王守澄,就派他們分別去鹽州、靈州等六道做巡邊使,巡視邊防,同時以皇帝的名義,命令六道節度使殺掉他們。李訓、鄭注等人謀殺宦官失敗以后,六道節度使又接到命令,讓他們不要殺掉巡邊使。大和九年(835)十二月,田全操等人受命回京,他們對李訓、鄭注陰謀殺害自己非常憤怒,在回京的路上揚言:“我們進城以后,凡是穿儒服的人,全部殺掉!”田全操等人騎著馬,瘋狂沖進長安城。京城的人謠傳叛軍打到長安城了,老百姓嚇得四散奔逃,朝廷各部門的官吏也都跑散了。當時宰相鄭覃、李石正在中書省,鄭覃對李石說:“京城出現了異常情況,應當出去躲避一下!”李石說:“現在還不知道是真是假,只要我們堅持坐在這里鎮守,就馬上可以安定下來。如果宰相也像其他人一樣逃跑,那么,京城內外就會發生動亂。再說,如果真有叛亂、災禍,逃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宰相為百官之長,地位、聲望都很高,大家都看著宰相,我們千萬不能輕舉妄動。”鄭覃認為李石說得很對。李石繼續坐在桌前辦公,像往常一樣泰然自若。到晚上,果然安定下來。當時,京城一批地痞、無賴,都武裝起來,只要京城發生變亂,就會乘機作亂。如果不是李石鎮靜自若,京城動亂就不可避免。(《舊唐書·李石傳》)
上一篇:異為己用·李想善用李祐
下一篇: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李靖一戰擒蕭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