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教育的反動性
希特勒一上臺,就全力實現法西斯專政,整個德國及其教育都被納入侵略戰爭的軌道。希特勒宣稱要把德國學生訓練成“使全世界望而生畏的青年”。法西斯政府加強對教師的控制,規定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所有教師都必須加入“國家社會主義教師聯盟”,這個聯盟有責任“按照國家社會主義的理論(即納粹法西斯理論)對全體教師實行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一體化。”1937年的公務員法,還規定教師必須是納粹“黨所支持的國家意志的執行者”,應當“隨時無保留地保衛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后來,甚至規定凡是沒有在沖鋒隊、勞動服役隊或者希特勒青年團等法西斯組織中服務過的人一概不準教書。1933年一個州的教育部長公開宣稱:“教師應當成為希特勒在國民教育陣地上的走卒。具有國際主義和和平主義思想的教師在我們的帝國里是沒有存在的余地的。”這樣,整個教育事業為反動勢力所控制。
為了服務于侵略戰爭,希特勒政府特別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法西斯的思想教育和斯巴達式的軍事訓練。教學充溢著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說教。叫嚷“整個地球是一個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世界”,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其他劣等民族注定要遭到“優秀民族”的征服、奴役和屠殺。在這種赤裸裸的強盜邏輯的基礎上,希特勒提出了一整套所謂“爭取生存空間”之類的侵略理論。整個德國教育就是按照這一套極端反動的法西斯理論來進行的。在德國的學校里還極其荒謬地開設了貫徹種族主義原則的“德國物理學”、“德國化學”和“德國數學”,以刺激種族主義情緒。各級學校的體育課一律改為軍事課,課內有軍事訓練,課外還有軍事游戲,高年級進行野戰演習,他們的口號是時刻準備為實現日耳曼人的“文化使命”而戰斗。
希特勒政府還對學制進行了改革,實行“鄉村學年制”和把“勞動服役”直接列入學制。鄉村學年制自1934年起逐步推行,按照這個制度,把城市八年制學校的畢業生移居鄉村九個月,進行法西斯訓練和勞動。“勞動服役”是根據1935年的一項法令,強制年滿18歲的青年勞動服役一年,服役期間在兵營式的組織里過半軍事化的生活,除接受軍事訓練外,主要是參加軍事工程的建筑勞動。從1938年起,女青年也按照類似的法令被趕去勞動服役。
與學校教育相輔而行的還有希特勒青年團,1936年12月,希特勒頒布法令取締一切非納粹黨的青年組織,同時命令“所有德國青年統統組織在希特勒青年團的范圍內”。希特勒青年團是一種為了鞏固法西斯統治,準備侵略戰爭而成立起來的半軍事性的法西斯組織,它對青少年進行法西斯的政治、軍事、體育訓練。
為大量訓練士兵,希特勒重視初等國民學校,但對中學和大學卻不重視,大學中學學生人數銳減。原來大學里實行的大學自治、教授治校等民主管理原則一概被廢棄,而代之以納粹法西斯式的野蠻殘酷統治。凡具有進步思想的學者,不是被迫流亡,就是被關進集中營。學術研究空氣被滌蕩一空。大學遭到法西斯匪徒和秘密警察的任意踐踏。
納粹時期的德國法西斯教育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給德意志民族留下了深深的創傷。
上一篇:秘魯民族英雄圖帕克·阿馬魯
下一篇:緬甸昂山領導民族獨立遭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