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彥超作假自誤
后周時期,慕容彥超任兗州節度使,他開了一家當鋪。有人用鐵心銀皮的“鐵胎銀”當錢,過了一年,管庫的才發覺,報告彥超。彥超設計,做出庫房被盜的假象,下令在此處典當物品的百姓將各自物品的質地,形狀和顏色寫成文字材料交上來,以便確定怎樣賠償。結果,第二天,造假銀的人就露面被擒了。彥超絲毫不予處罰,反而將他安置在隱蔽的房子里,讓他教手下的人日夜不停地制造鐵胎銀,用來擴充府庫。
后來,敵兵圍城,形勢到了危急關口,彥超鼓勵部下道:“你們都要拼命奮戰,我的大庫里金銀堆積如山,如果這座城能夠保全,我全部取出來行賞。那時,你們就不愁富貴了。”將士們聽了這話,很受鼓舞。然而,有個了解內情的小兵,私下向大家透露了秘密。知道庫里都是鐵胎銀,好容易鼓起的勇氣,一泄無余。不久,城陷,慕容彥超也就咎由自取地陷入了絕境。
不難看出,慕容彥超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他略施小技便將一個極其狡猾的騙子捉拿歸案。可惜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不是嚴懲騙子,以警效尤,而是借用騙術,企圖在更大的規模上行騙,怎能不失敗?他不懂得,行騙只能騙得一時,遲早會被揭穿。從政、治軍,關鍵在于取信于民,決不可用權宜之計,更不可用欺詐之術。如果違背了這個大道理,再有多少小聰明,也不會有好結果。宋代改革家王安石寫過一首《商鞅》詩,很值得我們深思: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上一篇:慕依斯和他的《錯誤的教育》
下一篇:慕容評賣柴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