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鵬的大部分曲目失傳
白派京韻大鼓是鼓曲藝術中的一枝奇葩,白派京韻以其委婉低回、娓娓述說的演唱風格多年來贏得曲藝觀眾極其熱烈的歡迎。
在京韻大鼓藝術家中,白云鵬的曲目最多,他一生演唱過題材不同、人物類型各異的眾多曲目,晚年經過篩選經常演唱的曲目仍有四十多個,幾乎等于劉寶全晚年經常上演曲目的一倍。
白云鵬以纏綿悱惻表現(xiàn)古代婦女形象的曲目為拿手杰作,如《探晴雯》、《黛玉焚稿》、《哭黛玉》、《孟姜女》等,皆膾炙人口,但是他的曲目卻絕不僅僅是這些。劉寶全以擅演三國段兒著稱,可是他經常演出的三國曲目不過十一段,而白云鵬經常上演的三國曲目則有十五段以上。他除了有與劉寶全相同的《長坂坡》、《關黃對刀》、《博望坡》等外,還有劉寶全晚年未曾演出過的《馬失前蹄》、《箭射盔纓》、《戰(zhàn)馬超》、《斬顏良》、《虎牢關》、《斬華雄》、《鳳儀亭》、《三顧茅廬》、《舌戰(zhàn)群儒》、《哭祖廟》等。劉寶全的三國段兒通過唱腔和表演叱咤風云地再現(xiàn)英雄人物,白云鵬則以平易近人的述說描繪三國故事,表現(xiàn)了另一風格。例如《白帝城》這一曲目為劉、白所共有,但白云鵬的唱詞和演唱風格與劉寶全迥然不同。另外,白云鵬的《罵曹訓子》,內容包括徐母訓子而后自盡的情節(jié),與劉寶全的《徐母罵曹》也不相同。除此之外,白云鵬還有很多獨有曲目,如《方孝孺罵殿》、《貞娥刺虎》、《霸王別姬》《風塵三俠》、《木蘭從軍》、《竇公訓女》、《拷童榮歸》、《煤山恨》、《云翠仙》等,曲目題材之廣泛,遠遠超過劉寶全。
可惜的是白云鵬的這些曲目,除少數(shù)膾炙人口的紅樓曲目和表現(xiàn)婦女形象的曲目外,大部分已無人演唱。
白云鵬一生共有五個弟子,其中四個都已去世。弟子中成就較大的閻秋霞,在唱法上能傳其衣缽,可惜的是所會曲目較少,傳下來的多為紅樓段子,而紅樓曲目也未能傳其全豹,如白云鵬表現(xiàn)晴雯的曲目共有五個,《遣晴雯》、《探晴雯》、《晴雯撕扇》、《晴雯補裘》、《晴雯撲蝶》,而經由閻秋霞傳留下來的僅有《遣晴雯》、《探晴雯》兩個。
總之,目前仍在舞臺演唱或存有錄音的白派京韻曲目,大約只有十個左右,僅占白氏經常演出曲目的四分之一,其余三十多段題材多樣的曲目則多已失傳,這不能說不是曲壇上的一大憾事。
上一篇:癌,吞噬了美體壇一巾幗英豪
下一篇:白卷先生與“教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