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遠矚》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韜略家的一個重要素養,就是具有高瞻遠矚的識力,荀彧的議論行事,之所以總是奏效,秘密即在于此。
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鄴城,兼任冀州牧。有人勸曹操:“應當恢復古代區劃,設置九州,那么冀州所控制的地面廣大,天下就會服從您了。”曹操將要聽從這個主意,荀彧說:“如果這樣,冀州應當包括河東、馮翊、扶風、河西、幽州、并州的地盤,所奪占的地方眾多。過去您打敗袁尚,捉住審配,全國震動驚駭,必定人人害怕不能保持自己的土地,擁有自己的軍隊,現在使他們分屬冀州,將會人人心情騷動。況且很多人在勸說關右諸將閉關自守,現在聽到這個消息,以為必然要挨個被攻奪。一旦關西發生變亂,即使有守善之人,輾轉脅迫之下也會為非作歹,那么袁尚得以寬限死期,袁譚也會懷有二心,劉表因此保守江、漢之間,天下就不那么容易平定了。希望您迅速領兵先平定河北,然后修復舊京洛陽,南征荊州,指責劉表不向朝廷貢奉,那么天下都了解您的心意,人人安心。天下完全平定之后,再計議恢復古制,這才是國家長久的利益。”于是曹操擱置了恢復九州的建議。
曹操在南伐劉表前,征求荀彧的意見,荀彧指出,如今中原已經平定,南方的割據勢力就知道處境困難了。可以公開地從宛縣、葉縣出發,而抄近路小道輕裝疾進,以出奇不意,攻其不備的策略取勝。曹操遵計,率軍南下,恰逢劉表病死,曹操直撲宛縣、葉縣,劉表的小兒子劉琮舉州迎降。
荀彧死時,年僅五十。《三國志》記載其死因是以憂愁而逝,《魏氏春秋》的記載卻有所不同,認為是曹操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一看,卻是空的,若有所悟,服藥而死。
荀彧之死,雖然內情隱秘,但為曹操所逼這一點,是較明顯的。曹操與荀彧的政治目的有著重大的差別,這一差別,隨著曹操的節節勝利而越來越明顯。荀彧希望借助曹操的力量,維持亂世中漢王朝的正統地位,而曹操所希望的卻是取而代之。當曹操感到事業輝煌,而荀彧卻成為絆腳石時,就將他一腳踢開。荀彧感到自己無力回天,一死了之。荀彧死后的第二年,曹操就進爵為魏公,但畢竟感到條件不夠成熟,終其一生也未稱帝。
上一篇:《高瞻遠矚:諸葛亮隆中對策》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高瞻遠矚》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