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先生與“教育革命”
1973年7月19日,《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目,刊登了興城縣白塔公社下鄉知識青年、生產隊長張鐵生的一封信。這封信在全國范圍內引起反響。
在遼寧省高等學校入學文化考察中,張鐵生由于文化水平太低,物理試卷○分,化學試卷6分,語文38分,數學60分,被評卷老師評為“基礎知識太差”,自感錄取無望,便在物理和化學試卷背后寫了給“尊敬的領導”的這封信。在信中說,上大學是“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級領導在這次入考學生之中,能對我這個小隊長加以考慮為盼。”他還吹噓自己“政治面貌和家庭社會等都清白如洗,自我表現勝似黃牛”等。
本來這封信并無多大意義,但卻正符合了江青集團在教育界進行所謂“教育革命”、反對“復辟回潮”的需要。當時的中共遼寧省委書記立即指示對張鐵生信中露骨的個人要求和文理不通之處加以修改。隨后又指令《遼寧日報》加編者按在顯著位置發表。《遼寧日報》的按語說:張鐵生物理化學這門課的考試,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對整個大學招生的路線,交了一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的答卷。”《人民日報》立即加以轉載。《文匯報》還發起了“選什么樣的人上大學”的討論。《紅旗》雜志、《教育革命通訊》等,也都以張鐵生的信為引子,圍繞高校招生的文化考試發表文章,指責文化考查,就是“舊高考制度的復辟,是對教育革命的反動”,甚至是“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反撲”、“反攻倒算”。江青親自出面封張鐵生為“反潮流英雄”。從此,全國掀起了一股否定大學入學文化考察,進而否定文化學習的歪風。
張鐵生因此不僅被錄取當了大學生、成了“教育革命”的英雄,而且還被吸收為中共黨員,擔任了鐵嶺農學院黨委副書記,并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白卷先生”感激江青集團的“知遇之恩”,緊跟“四人幫”做了許多壞事。1983年3月,錦州市中級法院以反革命煽動罪、陰謀顛覆政府罪判處張鐵生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
正是江青集團奪權的需要,“白卷先生”才一夜之間成為了風靡全國的“英雄”。以此為代表的否定文化學習的歪風,對于全民族來說,卻是一種附有慘重代價的對文明的反動。
上一篇:白云鵬的大部分曲目失傳
下一篇:白居易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