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鮮于樞
《鮮于樞》:鮮于樞(1256—1301),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號困學山民,漁陽(今天津市薊縣)人。官至太常寺典簿。晚年居杭州,閉門謝客,不問俗事。調琴作書,鑒賞古玩,以研讀終其生。以書名世,書工諸體,尤以行、草著名,與趙孟頫齊名,人稱 “元代二妙”。鮮于樞酒酣驁放,吟詩作字,奇態橫生。鄧文原云: “伯機(鮮于樞)于書法用功極深,用筆遒勁。” 明吳寬《匏翁家傳集》云: “鮮于困學書名,在當時與趙吳興(孟頫)、鄧巴西(文原)各雄長一方。困學多為草書,其書從真、行來,故落筆不茍,而點畫所至,皆有意態,使人觀之不厭。不若今人未識歐、虞,徑造顛、素,其散漫連延之勢,終為飛蓬蔓草而已。”傳世書跡有《蘇軾海棠詩卷》、《唐詩卷》、《晚秋雜興詩卷》、《徐浩朱巨川告身跋》等。
寫字與 “膽”
做什么事都需要膽量,所謂有膽才能有識,寫字也是如此。膽大字亦妙,有膽才有氣,有氣才有韻; 有氣韻,書法才耐看。我國書法史上以“膽”入字的書法家中,鮮于樞是突出的代表。
鮮于樞喜歡閉門讀書寫字,他也因此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 “困學齋”,自號“困學氏”。鮮于樞精詩文,工書法,尤擅行、草。他的草書以唐代為宗,集張旭、懷素草法之大成,筆力矯健,草法精熟。和張旭、懷素一樣,鮮于樞也喜歡酒后作書,奇態橫生,若顛若狂。
鮮于樞的草書之所以能取得較高的成就,和他的膽識不可分割。他膽大,放得開,加以懸腕寫字,以全身之力送之筆端,筆力便分外勁健。怪不得有人看到他懸腕作的大字,向他請教經驗時,他閉上眼睛伸出手臂,連說三字: “膽!膽!膽!”
鮮于樞像
《唐人詩十首》(局部) 元 鮮于樞
上一篇:收藏趣談·鮑康
下一篇:收藏趣談·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