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①》唐詩賞析,《將赴吳興登樂游原》原文與注釋
杜 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②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③
【注釋】 ①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隋時曾改湖州,唐天寶時復舊名。樂游原:在長安城東南,四望寬闊。漢宣帝時建為樂游苑,唐時為游樂勝地。②清時句:意味當這清平可為之時,自己有此閑情,實因無能 (即無所作為) 之故。③把:持。一麾:劉宋顏延之《五君詠》: “屢薦不入宮,一麾乃出守。” 原為動詞,作者在此詩中用如旌麾之麾。江海:吳興因臨太湖而得名,詩中指太湖。昭陵:唐太宗陵墓。
【鑒賞】 此詩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 (850) 詩人將離長安赴任湖州刺史之時。作品采用“寄事于物” 之寫法,可以算得上一首 “言此意彼” 的佳作。詩人時任吏部員外郎,清閑而無為,壯志難展,故請求外放。
詩人從安于現狀說起,由反說而見旨。時牛、李黨爭正熾,藩鎮割據日劇,哪有片刻 “清時”?詩人不僅稱當時是“清時”,并且又說自己無才能,正好借此賦閑。第二句緊承,說明 “閑” 與 “靜” 即為首句之“味”。然而詩人用愛孤云之閑而顯自己之閑,愛和尚之靜而顯自己之靜,從而把無形的閑靜之味形象地凸現了出來。第三句筆勢一轉,按漢時官制,郡守一車二幡,唐時刺史相當于漢太守。意思是說自己在京賦閑無聊,不如手握旌旗,遠離京師去鎮守一方。第四句再一轉,古人離京常多眷念,像曹植:“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又像杜甫:“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然而詩人登樂游原,不觀皇宮、城闕,也不望其他皇陵,卻獨瞻昭陵,可見另有深意。唐太宗奠盛唐基業,文治武功,均很顯赫;惟賢薦舉,知人善用,更為仕人傾慕。作者登高極目,西觀昭陵,就不得不想到國勢日衰和自己賦閑的境況來,生不逢時之感自然而然襲上心頭。
全詩雖從登樂游原起興,觸到望昭陵卻突然停筆,不再多言,然而詩人對國事的擔憂,對盛世的懷念,對己無法施展平生抱負的憂憤,等等,無不包融其中。寫得言簡而意深,含蓄而沉郁。
上一篇:《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唐詩賞析,《尋西山隱者不遇》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荀鶴·小松》唐詩賞析,《小松》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