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紺弩《論拍馬》原文|注釋|賞析
有一種會做官的人,到上司那里去的時候,常常是準備好了上、中、下三種書面的策的。
忘記了是商鞅還是范雎說秦王,曾先說堯舜之道,再說湯武之道,兩者都說不進去,才改說桓文之道。如今的老爺們可不這么麻煩,先窺探一下上司的口氣,完全不談那隔得較遠的兩策,只獻出和上司意見相近的一策,使上司以為你只有一策,這一策又和自己的如此地“英雄所見”,而大加激賞。西裝、中山裝都口袋多,很便于策士; 記好: 上策放在左邊上面口袋里,中策放在右邊下面口袋里,下策常常是被采納的,尤其要記清楚,里面左邊的口袋! 這樣才不會臨時手忙腳亂,弄得牛頭不對馬嘴。西裝、中山裝的樣式,都是來路貨,莫非外國的老爺們也這樣辦; 發明這種衣服式樣的莫非就是策士自己?
有策而又獻得上,當然是一些優秀而又幸運的人物。但官場中,大多數卻是根本無策或有而獻不上去的。平凡的老爺們用什么在官場里混,而且混得很不錯,不幸的老爺們又怎樣變得幸運了的呢?莊子曰: “盜亦有道。”準此以推,當然官亦有法??鬃釉唬?“事君盡禮,民以為諂也! ”說穿了簡單得很,就是那個“諂”字,今語謂之拍馬屁!有策的人用三策拍馬屁,無策的人就少不了設法打洞,用別種方法拍馬屁。
拍馬屁決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空口說白話地喊幾聲“萬歲”或“偉大的主上”就算得了數的;除了聰明才智會窺探“上頭”的意向,還非要有具體表現不可;而那表現有時簡直非常血腥,和你的骨肉相連,肢體相連,人性人格相連。不能犧牲這些,就不算真正拍了馬屁,也就未必能真正得到“知遇”!歷史上有會拍馬屁的人,都是些毅然決然的大勇者: 易牙蒸兒子給主子吃,樂羊子自己吃兒子的肉羹,吳起殺妻,呂不韋用妻妾施美人計,豎刁閹割自己,彌子瑕、董賢化男為女,以妾婦之道事君……《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里有一位茍觀察,聽說制臺大人的寵妾去世了,他卻正有一個絕色寡媳,兩老夫婦就跪在地下勸她改嫁給制臺作如夫人;寡媳不肯,乃暗中讓她吃進一些春藥,使她心癢難搔,不得不答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些英雄豪杰,豈不知父子之恩,夫婦之愛,人性人格之可尊又可貴?無奈要顧全這些,就沒有人給官做,縱有也做不久,做不大;在官言官,也就不得不如此了!
有一種書,叫做《人怎樣變成巨人?》著者是蘇聯人,說的是蘇聯事,至于咱們貴國,如果你曾耳聞目睹過一些官場現形記,就該明白:人怎樣變成非人!我的意思是說,人,只要想做官,在官場里混,還要想盡方法混得不錯,那就很容易變成非人的,象上引的易牙乃至茍觀察們一樣。不過這種現象,大概立刻要結束了。
(1946.11.2重慶)
(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版《紺弩散文》)
賞析 30年代,魯迅曾寫下《登龍術拾遺》、《 “商定”文豪》等名文,揭露了一些文壇小丑的蠅營狗茍。聶紺弩承緒魯迅遺風,寫了《論拍馬》,揭露了40年代官場的腐敗。
逢迎拍馬,以求榮身進階,向為人所不齒。本文的特立卓異之處在于: 作者不特羅列了拍馬術種種,揭露了拍馬者的無恥與殘忍,而且以深邃的歷史眼光預見到它的必然沒落。
拍馬有術乎?文曰有。上者獻策,下者“打洞”。文章著意顯示的是這“獻策”的新趨向。現代拍馬者們已完全沒有古人的那種迂闊和繁瑣,不再費力地去備三策,以供主子定奪,而是探準上司口氣,徑直順竿爬,不惟省去許多口舌,而且常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手段的進步,不正透露出社會和人性的更加墮落嗎?
文章的真正精彩處是依據現代人道主義精神,對拍馬者的“智”、“勇”所作的無情諷刺和鞭笞。拍馬者之所謂 “智”,就是時時窺測“上頭”的意向,看風使舵,肯于犧牲自己的獨立意志和見解。所謂“勇”,是以人性、人的尊嚴和價值為代價的,其實就是無恥和殘忍的代稱。君不見吳起為了取信魯人,殺妻明志; 樂羊為了邀功,置親子于不顧; 豎刁為了取悅齊桓公,自閹其身; 董賢為了媚悅漢哀帝,食桃而甘,以其半啗君,令人肉麻; 呂不韋為了竊取政權,把懷孕的美姬送給秦王,等等??傊疄榱酥\官求祿,是什么無恥勾當、殘忍行為都干得出來的。如文章所說,拍馬是很有些血腥氣的,其要害是“人性”的失落。
文章的意義還在于作者能正確推斷社會的進程,對“拍馬”這一社會現象作出歷史的估價。作者寫作本文的時候,光明的中國與黑暗的中國正在作殊死搏斗,孰勝孰負,一時難見分曉。然而作者卻能穿透歷史的迷霧,清醒樂觀地估計舊時代、舊官僚體制被埋葬的日子為期不遠了,因而作者滿懷信心地寫道,拍馬“這種現象,大概立刻要結束了”。對作者的這種遠見卓識,我們是不能不表示由衷敬佩的。但欽佩之余,又不免有幾絲遺憾。因為作者所深惡痛絕的“拍馬”,似乎并未完全成為歷史。它的幽靈仍時時在中國大地上游蕩。然而這又是作者的文章并未死去,也不應該死去的證據。雜文是與癰疽同在的。
上一篇:管同《記鴿》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聶紺弩《論申公豹》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