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峰《殘酷與麻木》原文|注釋|賞析
這自然很明白: 恐懼是殘酷或麻木的原因,但麻木和殘酷又是一切獨裁及一切反動統治的更為顯著的特征。
獨裁和一切反動統治,是與恐懼同在的,于是這種統治所做的事,就全以鞏固其統治為目的; 而這樣的統治者也自然都是卑怯者了。卑怯的統治者不用說也要籠絡人民的,但更多的是殘酷的行為; 嚴格的箝制,酷刑和屠殺,剿伐和戰爭,以及種種毒計和陰謀。
而殘酷的結果是麻木。……
麻木決非對人民的裝聾作啞,卻是殘酷到了頂點或最后的狀態。
麻木自然也反應著人民之麻木的反應,因為人民長久在獨裁的反動的殘酷統治之下,或者報以粗暴的憤怒的反抗,或者冷酷到失去知覺的麻木的忍受,這都作為人民對于殘酷統治的反應,卻也反映到統治者而使統治者也有了對這反應的反應。于是反動統治到了最后的時候,我們就常見這樣的現象: 統治者對人民的壓迫和屠殺是殘酷到麻木的地步,而人民則麻木地被壓和被殺。人民幾乎已失去痛苦的感覺,而統治者更是早已不將人民當作會感到痛苦的生物,他們也早已失去這種感覺了。
在這樣的社會和時代,要恢復人與人之間的常態或什么慈善之心,必須在人民的憤怒而粗暴的反抗得到勝利之后,必須在殘酷到麻木的反動統治被清除之后。
殘酷和麻木自然都是治民的手段,但在到了最后地步的反動統治,這也就是一切了;那唯一的目的就只在于挽回和維持能夠施行這手段的統治了。
(1946年國際文化服務社版《跨的日子》)
賞析 《殘酷與麻木》一文保持著雪峰雜文一貫的戰斗傳統。通過對“殘酷”與“麻木”兩種現象的詳細辯析和反復論證,作者表達了他對殘酷而又卑怯的反動統治者的極大憤怒和輕蔑,表達了共產黨人對歷史和未來的高度自信。
人類賦有各種感情和精神狀態,在一個合理的社會中,人的這些情感與精神是全面開放和自由發展的。如果某個社會只允許有一種感情、一種精神狀態存在,那么這社會是個什么樣子,也就可想而知了。殘酷與麻木是一切獨裁者和反動統治的專利品。因為他們不得人心,總覺得自己是坐在火山口上,不知哪天就要在這火山的爆發中一命嗚呼。恐懼支配獨裁者動用種種殘酷的手段: “嚴格的箝制,酷刑和屠殺,剿伐和戰爭,以及種種毒計和陰謀”。但最終還是枉費心機,因為人民憤怒的火山遲早要爆發,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
在暗示了這種自信的同時,作者還指出了事物的另一方面,即由于殘酷的統治帶來人民的麻木。人民“麻木地被壓和被殺”,“幾乎已失去痛苦的感覺”;而獨裁者隨之也就失掉了人所應有的感覺,除去殘酷和麻木地殺人外,他們還有什么呢?因殘酷而麻木,又因麻木而殘酷,如此循環往復,孰因孰果,早已無法辨認清楚。在這種時候奢談“人與人之間的常態或什么慈善之心”,無異于癡人說夢。退一步講,也是善良的糊涂。唯有戰斗,唯有人民“憤怒而粗暴的反抗”獲得徹底勝利,才談得上恢復人的全部感情。
這篇文章結構十分嚴謹,語言簡潔有力,全文洋溢著昂揚自信的戰斗激情,又有一個冷靜客觀的科學態度。在論述辯析問題時周密完整,顯示出一種無懈可擊的邏輯力量。
上一篇:鄧牧《楚佞鬼(《二戒》其二)》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秦似《比大和比小》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