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
這首詩抒寫花蕊夫人對后蜀亡國的感慨。
后蜀主孟昶好打毬、走馬、美色;雖然也能聽人勸諫,但缺少政治、軍事頭腦,于國事無能。將相驕縱,孟昶不能控制。昭遠身為大將,領有重兵,權在一身,驕奢致敗,潰不成軍,導致后蜀的滅亡。孟昶在降國時感慨萬分地說:“吾與先君以溫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臨敵,不能為吾東放一箭;雖欲堅壁,誰與吾守者耶!”這一番話流露了亡國之君孟昶的昏愚與天真。
花蕊夫人得幸于孟昶,曾寫了百十首宮詞,記述她偎香抱暖,鳳閣閑愁,龍池細柳,亂花落紅的宮廷生活。國亡入宋后,她心未忘蜀,并常懸孟昶之像以祭祀。宋太祖召她賦詩,她寫了這首《述國亡詩》,受到宋太祖的賞識。
花蕊夫人作為人主的寵兒,榮華一身,在紗窗牙床的平靜生活中,她哪里有亡國淪落的思想準備?一旦晴天霹靂,她先是驚愕,后是怨恨。這首詩,怨君者微,恨國者著,字里行間充滿了對蜀主降國的惋惜和憐憫,流露著往日對蜀主的柔情。但對國家危難臨頭時舉國十四萬人而無一人抵御這一可悲的現實,無比憤懣地發出質問和咒罵。在這個角度上,也顯示了一點可珍貴的思想。這首詩特以一個弱女子對十四萬帶甲兵士的強烈質問,烘托出一種悲壯的氣氛,形成了這首詩鮮明的、柔中帶剛的意境。淚眼恨目交織在一起,讀后使人坐立不安,給人一種悲涼、苦澀的美?!度圃姟分杏谢ㄈ锓蛉嗽娨痪?,其他一百幾十首都是手纖腰柔的宮詞,唯此一首格調迥異,與其他詩形成強烈對比,如出兩人之手。也正是這種變化,使這首詩成為傳世之作,具有一定的藝術光輝。全詩四句,前兩句先是悄然無聲,只是眉眼間的怨,流露出千般苦媚,萬種柔情。后兩句則軒然大波,聲色俱厲,伸手一指,娥眉凝立,十四萬兵甲在一小女子面前,變得那樣渺小。
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言花蕊夫人作此詩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衍受旨作詩云:“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庇兴镜撬u。花蕊夫人這首詩較王衍的詩在意境上是不能同日而語的?;ㄈ锓蛉说脑娛钦f出來的,傾吐出來的,不是作出來的,更不是改出來的,是心里話的傾訴?!熬醭巧县Q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說得多么平靜。一個“妾”字,親切、委婉,又有說不清的苦澀,就是這么淡淡地把亡國之事說了出來,這與花蕊夫人的身份、性格相合,他人莫屬。至于詩的后兩句與王衍的詩頗相似,但只不過是舊日讀過,存在心中,順手拈來而已。自然如話,明白如話,便是這首冷嘲熱罵詩的特色。
上一篇:《過零丁洋·宋·文天祥》賞析
下一篇:《追感往事·宋·陸游》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