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1680—1732),字子晉,號薌嬰居士,又號紫幢軒主人、北柴山人。饒余敏親王阿巴泰四世孫,鎮國公百綬子。王士禎弟子,工詩,善畫,頗有才名。康熙三十八年 (1699) 應鄉試,因用子書語被放。后辭俸家居,學道作詩。著有《紫幢軒全集》32卷,刊于雍正十年(1732)。各卷以事為名,曰《古瓻》、《松風麈余》、《蟄吟》、《東屯》、《在告》、《交春》、《古瓻續》、《龍鐘》、《飛騰》、《知田》、《雍正》、《松風支》、《檜棲草》、《畫屏齋稿》、《槐次吟》、《艾集》、《臺溪》、《石盂》、《盤山紀游草》、《瓢居草》、《病榻吟》等。所詠皆眼前景。紀實之作,亦復清妙可誦,更有詩中時載京城掌故軼聞。因多與八旗文人來往,贈答之作甚多。還輯錄宗室詩28家為《宸萼集》,收詩376首,各著小傳; 自序1篇,撰于康熙四十九年 (1710)。
上一篇:《敦誠》
下一篇:寶廷《斗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