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毗陵晚眺(喬吉)》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江南倦客登臨。多少豪雄,幾許消沉。今日何堪,買田陽羨,掛劍長林。霞縷爛誰家晝錦,月鉤橫故國丹心。窗影燈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見《文湖州集·詞》。英雄失路、壯志難酬既是歷代文人普遍面臨的現實人生課題,也是他們經常吟詠的基本主題,此曲作者同樣在作品中抒發了自己的深長悲慨。一生落拓江湖的作者以“江南倦客”自謂,開篇即流露出一股凄愴悲涼的情調。“多少”二句則思接千載,將目光投向悠遠的歷史,揭示了歷代文人共同的心路歷程,從而在宏闊的視野中賦予一己之慨以厚重的歷史內涵。接下來以“今日何堪”提勒,將思路由歷史的觀照轉向現實的選擇——效東坡買田于陽羨之志,仿許遜掛劍于長松之行,從而巧妙地回應首句的“倦客”之慨。如果說上面幾句重在于視野的收放之中抒發悲涼的人生感慨的話,下文則轉向對歷史和人生的理性思考。“霞縷爛”二句揭示了日月更替、世事滄桑的客觀規律——朝方處極樂之境,暮已成隔代之魂。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法則,個體人生也因此而必然走向悲劇性的歸宿,作品末三句便以嚴峻的筆調突現了人生的永恒結局,生命之“燈”轉瞬即化為墳間磷火、地府游魂。至此,前文的“倦客”之慨已不囿于一己之升沉的患得患失,而隱含著對生命底蘊的終極體驗。作品在藝術上的最大特點表現為時空交錯、虛實結合、情理交融、含蓄蘊藉。
上一篇:《[雙調·折桂令]楚云(呂濟民)》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折桂令]湖山堂(趙善慶)》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