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壯才仍美,時來道易行。寵兼三獨任(中丞),威肅貳師營。將略過南仲,天心寄北京(太原)。云旗臨塞色,龍笛出關聲。漢月隨霜去(切中丞,妙),邊塵計日清。漸知王事好,文武用書生。
【箋釋】
[鮑中丞] 鮑防(722—790),《新唐書》卷一五九《鮑防傳》:“鮑防字子慎,襄州襄陽人。少孤窶,強志于學,善辭章。及進士第,歷署節度府僚屬。入為職方員外郎。薛兼訓帥太原,被病,代宗授防少尹、節度行軍司馬,召見,慰遣之。俄知留后,兼太原尹、節度使。入樂其治,詔圖形別殿。入為御史大夫,歷福建、江西觀察使,召拜左散騎常侍。從德宗奉天,進禮部侍郎,封東海郡公。貞元元年,策賢良方正,得穆質、裴復、柳公綽、歸登、崔邠、韋純、魏弘簡、熊執易等,世美防知人……不得志卒,年六十九,贈太子少保,謚曰宣。防于詩尤工,有所感發,以譏切世敝,當時稱之。與中書舍人謝良弼友善,時號‘鮑謝’云。”穆員《工部尚書鮑防碑》(《文苑英華》卷八九六)曰:“公諱防,字子慎,河南洛陽人……天寶中,天下尚文,其曰聞人,則重侔有德,貴齒高位。公賦《感遇》十七章,以古之正法,刺譏時病,麗而有則,屬詩者宗而誦之。舉進士高第,調太子正字。”又,《唐才子傳·鮑防》:“防,字子慎,天寶十二年,楊儇榜進士,襄陽人也……防工于詩,興思優足,風調嚴整,凡有感發,以譏切世弊,正國音之宗派也。與謝良弼為詩友,時亦稱‘鮑謝’云。有集今傳。”天寶十二載(753)進士,授太子正字,官職方員外郎。大歷十二年(777)出為河東節度使。此詩當系大歷十二年錢起送鮑赴太原之作。
[三獨任] 《后漢書》卷五七《宣秉傳》:宣秉,字巨公,“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光武特詔御史中丞與司隸校尉、尚書令會同并專席而坐,故京師號曰‘三獨坐’。”光武帝劉秀特許御史中丞宣秉與司隸校尉、尚書令于群僚朝會時專席而坐,世稱“三獨坐”,后因以代指御史中丞、司隸校尉或尚書令。又,《舊唐書》卷一一《代宗紀》:“大歷十二年三月癸亥,以太原少尹、河東節度行軍司馬、權知河東留后鮑防為太原尹、御史大夫,充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此處即謂鮑防位居“三獨”之尊。
[貳師] 《漢書》卷六一《李廣利傳》:“太初元年,以廣利為貳師將軍,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以往,期至貳師城取善馬,故號‘貳師將軍’。”“宛乃出其馬,令漢自擇之,而多出食食漢軍。漢軍取其善馬數十匹,中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而立宛貴人之故時遇漢善者名昧蔡為宛王,與之盟而罷兵。”此處以貳師將軍李廣利喻指鮑防。
[南仲] 乃周宣王時大將,曾帥師出征獫狁。《詩經·小雅·出車》:“王命南仲,往城于方……赫赫南仲,獫狁于襄。”“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赫赫南仲,獫狁于夷。”
[北京] 指太原。《新唐書》卷三九《地理志》載:太原,“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龍元年罷。開元十一年復置,天寶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罷,肅宗元年復為北都。”
上一篇:《題玉山村叟屋壁》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奉送劉相公江淮催轉運》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