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旅況(其一)(阿魯威)》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正春風楊柳依依,聽徹陽關,分袂東西。看取樽前,留人燕語,送客花飛。漫勞動空山子規,一聲聲猶勸人歸。后夜相思,明月煙波,一舸鴟夷。
見《陽春白雪》前集卷二、《樂府群珠》卷三。這支小令雖題為《旅況》,但并未著重描寫途中景況,而是截取餞別場面抒發離別的愁苦,因此本篇可視為作者《旅況》組曲的第一支。也許是害怕此行萬里,歸期難料,也許是恐懼旅途的寂寞,孤獨纏身,總之,離別的陰云始終籠罩著作者的心,使他筆下的景物無不傳達出濃厚的愁苦之情。“春風楊柳”本是悅人之物,可是餞別宴上的作者一想到等唱完《陽關》別曲,就要與親人朋友分手,從此天各一方,于是便覺得那春風拂動的楊柳猶如訴說著依依不舍的離情;“燕語”、“花飛”本為動人之景,然而面對離樽,滿腹惆悵的作者卻感到聲聲燕語像挽留自己,而陣陣花飛又似送別自己,花花鳥鳥皆關離情;聽春日山中子規的啼叫,欲留不可、不走不成的苦惱更加明顯,辜負了那“不如歸去”的聲聲啼鳴,作者遂生怠慢了子規的內疚。全曲行文至此,已經通過層層寫景、層層抒情的手法,渲染出強烈的離愁別恨,但是作者意猶未盡,最后三句運用想像調節了時空角度,從今日寫到后夜,從別宴寫到旅途,從眼前景寫到了心中景,表現了對前程景況的預示。全曲在較為強烈的悲劇氣氛中結束,把貫穿全篇的“離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上一篇:《[雙調·折桂令]懷友(阿魯威)》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折桂令]旅況(其二)(阿魯威)》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