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一·劉晨阮肇誤入桃源
王子一
第三折
[中呂·粉蝶兒] 兔走烏飛①,搬不盡古今興廢,急回來物換星移。成就了鳳鸞交、鶯燕侶,五百年夙緣仙契。不多時執手臨岐,倒攪下千相思一場憔悴。
[醉春風] 則被這紅灼灼洞中花,碧澄澄溪上水,賺將劉、阮人桃源,暢好是美,美。受用他一段繁華,端詳了一班人物,別是個一重天地!
[迎仙客] 下坡如投地阱,驀嶺似上天梯。這的是蝴蝶夢中家萬里。不甫能雨才收,沒揣的風又起。似這般風雨凄凄,早難道遲日江山麗?
[紅繡鞋] 見了這三五搭人家稀密,過了這百千重山路逶迤。那里也新郎歸去馬如飛,愁的是林深禽語碎,怕的是路遠客行遲! 呀,卻原來鷓鴣啼煙樹里。
[醉高歌] 望見那蕭蕭古寺投西,行過這泛泛危橋轉北,早來到三家疃上熟游地,這搭兒分明記得。
[普天樂] 曾得個幾星霜、多年歲,為甚么松杉作洞,花木成蹊! 往時節將嫩苗跑土栽,今日呵見老樹沖天立。見了這景物翻騰非前日,不由人幾般兒心下猜疑: 修補了頹垣敗壁,整頓了明窗凈幾,改換了茅舍疏籬。
[石榴花] 則見這野風吹起紙錢灰,鼕鼕的撾鼓響如雷,原來是當村父老眾相知,賽牛王社日②,擺列著尊罍。到的這柴門前便喚咱兒名諱。他那里默無聲弄盞傳杯,一個個緊低頭不睬佯妝醉。方信道人面逐高低。
[斗鵪鶉] 我今日衣錦還鄉,兒呵你也合開門倒屣。我這里道姓呼名,他那里嗑牙料嘴③,則道是鋪啜之人來撞席④,饕餮他酒共食。似恁般妄作胡為,敢欺侮咱浮蹤浪跡。
[上小樓] 則見他一時半刻,使盡了千方百計。吃緊的理不服人,言不諳典,話不投機??床坏膯趟鶠?sup>⑤、歹見識、刁天決地⑥。早難道氣昂昂后生可畏⑦。
[幺篇] 真乃是重色不重賢,度人不度己! 使的這牛表、沙三、伴哥、王留,唱叫揚疾,走將來手便捶、腳便踢,將咱忤逆。這的是孩兒每孝當竭力。
[滿庭芳] 你道我面生可疑,便待要揚威耀武,也合問姓甚名誰。那些個吐虹霓三千丈英雄氣,全不管長幼尊卑。你道我上天臺狼餐豹食,誰想我入桃源雨約云期。休得要夸強會⑧, 瞞神諕鬼。 大古里人善得人欺⑨!
[十二月] 嘆急急年光似水,看紛紛世事如棋; 回首時今來古往,傷心處物是人非。若不游嫦娥月窟,必定到王母瑤池。
[堯民歌] 呀! 生折散碧桃花下鳳鸞棲,端的個人生最苦是別離,倒做了伯勞飛燕各東西,早難道有情何怕隔年期! 傷也波悲,登高怨落暉,添幾點青衫淚。
【注釋】 ①兔走烏飛: “兔”代指月亮; “烏”代指太陽。形容時光飛逝。②賽社:古代一種祭祀習俗。牛王: 牛神。③嗑牙料嘴: 斗口。④擅席: 闖進來吃席。⑤喬: 惡劣。⑥刁天決地: 乖張。⑦早難道: 否定語。含有說什么的意思。⑧強會: 能干。⑨大古里: 大概、總之。
【鑒賞】 《誤入桃源》 是王子一傳世的惟一作品。劇作主要內容寫天臺人劉晨、阮肇有感于奸佞當道、天下大亂,隱跡山林,無意功名。一天二人入山采藥,投宿于桃源洞遇兩位仙女,遂留住洞中。一年后,回到故鄉,見景物已與昔日不同,遇牛王賽會首劉德,卻原來是劉晨的孫子,方知洞中一年,人世數代。于是,兩人復入山中,經太白金星指引,與仙子相會于桃源洞。
這里所選的13支曲詞,有抒情、有描景、有敘事,集中反映了劉、阮二人回家的情景。
[中呂·粉蝶兒] 和[醉春風] 主要抒發了劉晨對桃源洞中與仙女相親相愛生活的留戀,歌頌了幽歡密寵的愛情生活。
日月交替,時光飛逝; 物換星移,日月如梭,世間興廢嘆不盡,想桃源洞中,紅灼灼桃花、碧澄澄溪水,嬌花照水,水映嬌花,花水輝映,美不勝收。更有那五百年夙緣仙契,一朝成就。鳳鸞鶯燕,沐魚水之歡,多少恩愛,盡在不言之中。常言道: 歡情覺日短,轉眼間,道旁相別,執手相看,淚眼迷蒙,難舍難分。似怨、似恨、似悵、似失,種種情思化為一場綿延的相思與憔悴。
[迎仙客] 以下四支曲詞,描摹了旅途景色。[迎仙客] 寫旅途氣候,[紅繡鞋] 摹旅途景色,[醉高歌] 敘近家鄉,[普天樂] 畫家門前。幾乎一句一景,像電影鏡頭: 從路旁執手道別的依依不舍到下坡、驀嶺,披風沐雨,蝴蝶夢中家萬里的歸心似箭; 從山路逶迤、稀密人家、禽鳴啁啾的行旅凄情到過古寺、行危橋,漸行漸近,來到熟游地的近鄉情怯; 從松杉作洞,花木成蹊,走時嫩苗跑土栽,如今老樹沖天立的疑慮到茅舍疏籬舊貌換新顏的感慨。這一系列的畫面一個接一個,交相疊印,全面立體地展示了劉、阮二人歸家旅途的全過程,同時,揭示了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情景交融,極富藝術感染力。
[石榴花] 以下五曲是敘事。[石榴花] [斗鵪鶉] 敘述歸家叫門,后輩不理睬,只管自個弄杯傳盞的情景; [上小樓] [幺篇] 敘述遭毆打; [滿庭芳]辯駁和責備后輩。
劉晨歸家后的種種遭遇,一系列事件、動作、變化,一場場糾葛,都通過這些曲詞來表達,由當事人唱敘,增添了真實感。五支曲詞,大量運用了當時的方言俗語。這些方言俗語,樸實淺顯,明白如話,為當時人所熟悉,用來敘述事件,一聽便懂,便于領會。
這五支曲詞寫歸家后的爭吵、糾紛,一方面表明劉晨經過這場爭吵、糾紛,看破世情,決心重返桃源洞; 另一方面,作者又借此刻畫世態,傾吐心中的不平。所以,曲詞中更多地采用兩兩對比的手法,他怎樣,我怎樣,不時插入議論和評價,突出對比的內涵。如: [石榴花] 對比了 “喚咱兒名諱” 的親切和“緊低頭不睬” 的冷漠,議論說: “方信道人面逐高低” 顯示了世態炎涼。
最后兩曲抒發了經歷種種波折后的情思。主人公感嘆時光如水,物是人非;人情如紙,世事如棋。哪里是逍遙仙鄉? 當然是嫦娥月窟,王母瑤池。想回家的行為實在愚蠢,生生拆散了碧桃下成雙成對的鸞鳳。人生最苦是別離,好在有情不怕隔年期。如今歸去為時未晚。
以上13支曲詞,從抒情起,中有摹景、敘事,最后又歸于抒情。抒情、摹景的曲詞比較雅,敘事的語言比較俗,無論雅俗都各異其趣。
上一篇:李直夫·便宜行事虎頭牌·第三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武漢臣·包待制智賺生金閣·第二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