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yuǎn)·[仙呂] 賞花時
馬致遠(yuǎn)
掬水月在手
古鏡當(dāng)天秋正磨,玉露瀼瀼寒漸多。星斗燦銀河。泉澄潦盡,仙桂影婆娑①。
[幺] 不覺樓頭二鼓過,慢撒金蓮鳴玉珂。離香閣近花科,丫鬟喚我,渴睡也去來啊。
[賺煞] 緊相催,閑篤磨。快道與茶茶嬤嬤②,寶鑒妝奩準(zhǔn)備著,就這月華明乘興梳裹。喜無那③,非是咱風(fēng)魔。伸玉指盆池內(nèi)蘸綠波,剛綽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④,分明掌上見嫦娥。
【注釋】①仙桂:指月亮。傳說月亮中有桂樹,高五百丈。②茶茶:金元時對少女的美稱,這里指年輕女傭。③無那:無可奈何。④歇和:湊在一起。
【鑒賞】 從《詩經(jīng)·陳風(fēng)·月出》 發(fā)軔,月夜懷人之作就代不乏出,不勝枚舉。這首《掬水月在手》套數(shù),寫一位身居閨中的小姐,在皓月當(dāng)空的秋夜思念“各在天一隅” 的情人。表現(xiàn)了她寂寞凄涼、黯然神傷的心境。
開頭一曲寫景。秋月皎潔,像一面磨得锃亮的銅鏡,把清光灑滿了人間。露水已經(jīng)很重,天氣逐漸寒冷起來。天上星漢燦爛,地上泉清路凈,月亮映照在泛著漣漪的清泉中,仿佛正在婆娑起舞。
[幺] 曲寫閨閣少女月夜獨步。已經(jīng)是二更時分,在這靜謐的深夜,有一位無眠的少女,慢慢移動著 “三寸金蓮” 向花園中走去,她在花叢中徘徊踟躕,身上的玉佩發(fā)出清脆的撞擊聲,引得丫鬟出來招呼她回房去休息。
[賺煞] 緊接上曲,寫無眠少女月下梳妝。丫鬟不停地催她回房休息,但是她仍在踽踽獨步,沒有回去的意思。粗心的丫鬟,哪里知道小姐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啊。倘若不是胸中有著纏繞不去的憂愁,攪得人心神不寧,誰還會在這寒氣襲人的深夜久久不眠? 為了打發(fā)這難捱寂寥的漫漫長夜,她吩咐丫鬟去叫女傭準(zhǔn)備好鏡子和梳妝品,她要趁月色梳妝打扮一番。她那樣做也是無奈之舉,并非什么癡狂,而是要借此排遣胸中的郁悶。梳妝打扮后,她用雙手捧起泉水,照見了自己嫦娥般美麗的臉龐,也仿佛照出了與嫦娥一般凄清的心境。“嫦娥”,神話中后羿之妻,月中仙女。李商隱《嫦娥》 詩有云: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寫出了面對碧海似的青天的嫦娥,心里是十分孤寂的。這里借天仙的孤獨凄涼之感寫自己相思的綿綿無盡及內(nèi)心的寂寞冷清。
此曲寫得含蓄深沉,曲中少女的憂思作者往往欲語又止,使讀者于言外得之。即使此曲毫無寄托,作為一首描寫良辰美景的套數(shù),仍有其醉人之處。
上一篇:白樸·[仙呂]點絳唇|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關(guān)漢卿·[南呂]一枝花·贈朱簾秀|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