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唝曲》言情贈友詩歌
一
不喜秦淮水②,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③,經歲又經年。
二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④。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三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⑤。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啰唝曲》這首望夫歌是被劉采春唱紅的。據記載,“采春一唱是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但采春卻不是歌詞的作者。《云溪友議》記載“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當時才子所作”,接著舉引她所唱的歌詞七首,其中一首七言絕句是貞元間詩人于鵠的《江南曲》 ,六首五言絕句即 《啰唝曲》 ,但作者卻湮滅無考。不過,歷代選家都把它記在劉采春名下。
這是一組反映商女閨閣怨情的詩。隨著唐代商業的發達。嫁作商人婦的女子越來越多,所以,《啰唝曲》所反映的是一個有普遍社會意義的題材。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歌妓因“門前冷落鞍馬稀”而“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特不過一尋常之外婦。其關系本在可離可合之間,以今日通行語言之,直 ‘同居’而已。”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琵琶行》 )其處境相對說來更為悲慘。劉采春據說是越州的一位歌妓,她所唱的正是這種商女的命運詠嘆調。
組詩大致依時間順序結構。
“不喜秦淮水”一首打頭,即從離別寫起。“秦淮水”和“江上船”,勾畫出商女與夫婿別離的典型場景。因為秦淮河橫貫金陵城,兩岸秦樓楚館林立,是商旅聚散的要區。江水、船只本無感情,不會成心與商女作對; 但從商女方面看,是水和船眼睜睜地“載兒夫婿去”了,真是可憎得很。把人們的離去說成是被水和船載去,讓主動和被動換個位置,從而把離恨轉嫁給水和船。這種倒婉的修辭方法,表現出閨中人的情真意切。而“不喜”、“生憎”,又把“怨”的意思敲明叫響,既收先聲奪人之效,又構成貫穿組詩的感情主線。在讀者正要疑問女主人公為什么怨水恨船之際,下面的答案即和盤托出: “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原來她怨的真正對象是“重利輕別離”的意中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 中評這首詩說: “ ‘不喜’ 、‘生憎’ 、‘經歲’ 、‘經年’ ,的是兒女子口角。”這樣說固然不錯,但如果聯系當時這種婚姻的實際狀況,嫁作商人婦的多是“暮去朝來顏色故”的大齡歌妓,這種婚姻契約對商人沒有太大的約束力,他要“黃鶴一去不復返”,閨中人也難奈他何,更不用說一去經年了。與其說是少婦的嬌嗔,不如解釋為閨中人深長的哀吟。
“莫作商人婦”一首,寫因盼歸而不歸所產生的怨情。歌妓脫籍從良,本指望過正常人的生活,仕農工商中選中商人,初衷以為商人經濟上更牢靠些。豈料這種人“重利輕別離”,竟不知感情為何物,為了賺更多的錢,妻子獨守空閨也無所謂。“莫作商人婦”由商女口中道出,的是無數商女痛苦經歷換來的生活經驗。按主人公的思維邏輯,接下來自然該訴說自己所遭受的精神折磨了。但詩句把這一節跳過去了,而接以“金釵當卜錢”。這種說到半路斷了不說或者說開去的手法,修辭學稱之為跳脫,是 “不肯說盡而詘然輒止,使人得其意于語言之外”,從主人公隱忍不發的情態中,讀者不難感到那痛苦的深重和難以排解。商人去后,閨中人目然盼其早日歸來,而又不知歸期何日,就只有求助于占卜;以金釵代替錢來占卜,因為金釵取用便利,可見其占卜之勤;而由于歸期無定,就又抱著隨時會突然歸來的希望,又可能多次 卜到過 “即歸”的好兆,因而不免要 “朝朝江口望”。但望了又望,帶來的只是失望,得到的結果卻是 “錯認幾人船”。錯認歸舟是一個有包孕的動作:由期待而興奮,再到悵然若失,這一沒有獲勝希望的感情賭博。望歸越切,期待越久,誤識歸舟帶來的失望之苦也就越深。晚唐詞人溫庭筠 《望江南》 寫道: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宋代詞人柳永《八聲甘州》 中也有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之句,顯然都是由本詩化出。前者描繪閨中人江樓獨望的情景; 后者是多情游子推想閨中人妝樓凝望,都很感人。這是一個常用常新的意象。
“那年離別日”一首寫因行蹤無定而產生的怨情。“朝朝江口望”,一心望夫婿歸來,而不料愈行愈遠,這正是望而終于失望的原因,正是每次盼到船來以為夫婿的歸船、卻總是空歡喜一場的原因。前人分析道:“桐廬已無歸期,今在廣州,去家益遠,歸期益無日矣。只淡淡敘事,而深情無盡。”張潮有首《江南行》 : “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妾夢不離江上水,人傳郎在鳳凰山。”那位郎君更薄情,一去經年連封信也不寄。長期分離,已經夠痛苦了; 加上歸期難卜,就更痛苦; 再加上行蹤無定,愈行愈遠,是痛苦上又加痛苦。商女的閨閣怨情至此可謂淋漓盡致。
類似 《啰唝曲》 這樣反映商女怨情而以 《江南曲》 (或 《江南行》 )為題的詩篇,在中唐詩人別集中并不少見,大都受民歌影響,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以新奇之感。直敘其事,直抒其情,語言清新,不事雕琢,以白描手法和歌行體出之,自具一種風貌。而 《啰唝曲》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注釋
①《啰唝曲》: 元稹《贈劉采春》 “選詞能唱 《望夫歌》”,自注“即啰唝之曲也。”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樂曲》: “啰唝猶來啰。” “來啰”有盼望遠行的人回來之意。《全唐詩》本題共六首,這里介紹的分別為其一、其三、其四。②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蘇溧水縣東北,流經南京地區入長江。唐時為商旅繁華之地。③兒: 女子自稱。④金錢句: 古人把金錢擲在地上,看它的仰覆次數,占問行人吉兇和歸期遠近,稱作“攤錢”。這里是以釵代錢進行占卜。⑤桐廬: 屬浙江。
上一篇:《哭劉尚書夢得二首》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壯別·(其一、其二十四)》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