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樂(九曲選二)》言情贈友詩歌
黃鵠參天飛,中道郁徘徊。
腹中車輪轉(zhuǎn),歡今定憐誰。
女羅自微薄,寄托長松表。
何惜負(fù)霜死,貴得相纏繞。
《襄陽樂》 是一種樂府曲名,為南朝劉宋時期劉誕所作?!豆沤駱蜂洝吩疲?“襄陽樂者,宋隨王誕之所作也。誕始為襄陽郡,元嘉二十六年,乃為雍州刺史,夜聞諸女歌謠,因而作之?!?(《樂府詩集》 引) 這組樂曲起初配有舞蹈,宋時十六人,齊時八人。后來樂舞皆佚,唯留下這些歌辭。全曲共九首,大都是民間歌女所唱的情歌,這里選其二首。
第一首。
這首詩與 《黃鵠曲》 中的 “黃鵠參天飛,半道郁徘徊。腹中車輪轉(zhuǎn),君知思憶誰”一詩立意相近,是一首思念亡夫的哀傷之作。前兩句同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一樣,采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喻手法,以比起興。離群的黃鵠參天遠(yuǎn)飛,半道上因思念群侶,郁滯不前,往返徘徊。喪夫的女子就像這憂郁的黃鵠一樣,痛苦孤獨,感情沉重。生命的伴侶離她而去,留下一個孤獨的靈魂在茫茫人生中飄泊,她迷惘、苦悶,愁腸盤結(jié),如車轉(zhuǎn)輪。她暗自思忖: 心上的人兒啊,你現(xiàn)在到底愛著誰?是否還在陰間等待著我同你團聚呢? “腹中車輪轉(zhuǎn),歡今定憐誰”二句,用夸張的手法,揭示女子的心理活動,并用奇異的想象,抒發(fā)了她對丈夫無可奈何的思念和忠貞不渝的深情。全詩喻象清新,感情深厚。既有客觀景物的描寫,又有主體情感的進(jìn)發(fā),二者巧妙地融匯在一種哀傷的格調(diào)中,顯得非常協(xié)調(diào)而自然。
第二首。
這是一首情意纏綿的情歌。詩歌以一個柔弱女子的口吻,表達(dá)了她對丈夫的無限深情。“女羅自微薄,寄托長松表”,活用 《詩經(jīng)·小雅·頍弁》 “薦與女羅,施于松柏”之語,比喻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夫妻關(guān)系。女羅是一種蔓草,又叫松羅,攀緣他物而長。在封建時代男女的社會地位是極不平等的,女羅與松柏的比喻則明顯地揭示了這種現(xiàn)實。在 《襄陽樂》 還有另一首詩: “爛漫女羅草,結(jié)曲繞長松。三春雖同色,歲寒非處儂?!币舱沁\用女羅與松柏的喻意,批判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實,譴責(zé)那些不能患難與共的輕薄男子的卑劣行徑,鋒芒十分尖銳。這首詩與之不同,它從另一個方面,通過女子那顆顫栗的心表達(dá)了她對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渴望。“何惜負(fù)霜死,貴得相纏繞”,這種略帶凄苦的聲音,是女子對丈夫的一點微薄的希望,是她為了擺脫 “三春雖同色,歲寒非處儂” 的悲慘遭遇的痛苦掙扎。只要能同丈夫永遠(yuǎn)生活在一起,妻子寧愿擔(dān)起重負(fù),任勞任怨,操勞到死,這種精神境界固然體現(xiàn)了中國婦女善良而勤勞的美德,但同時也說明了舊時代對婦女的嚴(yán)重摧殘。因此當(dāng)我們欣賞詩歌主人公那種堅貞執(zhí)著的愛情態(tài)度的時候,也還應(yīng)該為那些不幸的女子們掬一捧同情而憂傷的淚水。
上一篇:《袍中詩》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謁金門》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