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言情贈友詩歌
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和凝 《江城子》 共五首,全用女子的口吻寫出。分別寫她與情人密約幽會的片斷。順序排列又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這里所選是其中第三首。
起句寫時光流轉。全為女主人公視線移動之所見: 憑窗遙望夜空,只見“斗轉星移”,回首室內,又看到“玉漏頻”滴。人物焦急不安的情懷便自然地融匯到無情時間的流逝之中。接著用“三更”稍作妝束,確認已到深夜,這正是原定的見面時刻。“三更”前冠以“已”字,則化無情為有意,略含慨嘆的語氣,蘊蓄著“阮郎何事不歸來” ( 《江城子》 其二) 的疑慮和詰間。因久候而惆悵,因失望而幽怨的感情搖曳而出。“對棲鶯”緊承“已三更”,寫她目睹庭院樹間黃鶯雙棲引起的感觸: 既艷羨鳥兒親密無間,又深憾于終不能像它們那樣雙飛雙宿。情從景出,因鳥及人。矛盾著的聯想正是惆悵幽怨之情的擴展。然而這心靈深層的動蕩,乃是熾烈愛情的特殊具象,反證著愛的真摯。在感情流動過程中,豈又無異于一種反撥,一旦情隨事轉,障礙消除,愛情之火會更加光焰灼人。這就為下文情人的到來預作了準備。“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為篇中名句。是說從花木掩映的路上,傳來了隱隱的馬蹄聲。她屏息止氣,凝神諦聽,竭力從這“似有”若無的聲響中,捕捉他到來的信息。這兩句雖寫聽覺,卻從視覺下筆。“歷歷花間”指花木掩映的大路清晰可見(歷歷,分明的樣子) 。雖未用“月”字,卻宛然月下光景。這樣,明月之清輝,遂和影影參差暗香浮動的春花芳草,構成清新幽淡的畫面。“似有”若無的馬蹄聲則更反襯出月夜的靜謐和人物目光專注,心蕩意馳的神情。不僅使詞的境界,由狹小的閨房庭院,拓展到了遠方,且和人物的似水柔情和諧統一,渾然一體。如果說第二首中之名句“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是以細膩的筆觸,寫三更之前,女主人公“設想提前”的癡情,那么這兩句卻通過空靈幽雅的意境,展現了在預定會面時刻,她起伏動蕩的全部心境。前人說它“尤為渾雅,進乎高詣” ( 《餐櫻廡詞話》 ) 。確為的評。
最后三句寫她出門迎接,隨著馬蹄聲漸近,猜想已成為事實。于是笑逐顏開,整衣開門,斜斂雙手,快步走下臺階,迎接心上人的到來。作者用白描的手法,通過一系列連續相生,逐步強化的動作,寫她心情的迅速轉換,與前邊的游移遲疑形成鮮明對照,表現了女主人公在面臨巨大幸福時激動、興奮和高度喜悅的心境。
和凝是一位“長于短歌艷曲”的作者。這首《江城子》 集中表現女性的愛情生活,也屬于以短章寫艷情的作品。但是由于作者能抓住時間環境的具體特點,運用清爽流麗的語言,構成優美的意境,通過女主人公的見聞感受、形態動作,細致揭示她心理轉化的過程,真實地反映了熱戀中青年女性的心態,因而雖曰艷體,卻不顯輕佻粗俗,給人以情真意切的感受。
上一篇:《江南詞》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江城子》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