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
臨蒸且莫嘆炎方,
為報(bào)秋來雁幾行。
林邑東回山似戟,
牂牁南下水如湯。
【前解】
此因盧有書來,甚嘆臨蒸之熱,而先生報(bào)之也。言君乃以臨蒸為不可耐,又豈知有不可耐如余柳州之尤甚者乎!三、四臨寫柳州之與臨蒸,其大不相同且有如此也。[臨蒸,即今云陽。]
蒹葭淅瀝含朝霧,
橘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 洲畔客,
還將遠(yuǎn)意問瀟湘。
【后解】
言若臨蒸,則余方欲勤勤致問之矣。蒹葭已淅瀝耶?橘柚正玲瓏耶?安得旦暮之間,遂能置身于其地耶?夫余本吳人也,所謂白 洲畔之客也。然則吳人亦思吳耳,胡為卻思臨蒸?此非余之思臨蒸;余實(shí)思夫臨蒸之于柳州,其遠(yuǎn)去且有不啻數(shù)十百倍者。夫人方且思之,而子乃更嘆之,是何為者也?
上一篇:金圣嘆《待漏假寐夢(mèng)歸江東舊居因思惠阇黎茅處士》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悼亡姬》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