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本中《柳州開元寺夏雨》宋山水詩鑒賞
呂本中
風雨翛翛似晚秋,鴉歸門掩伴僧幽。
云深不見千巖秀,水漲初聞萬壑流。
鐘喚夢回空悵望,人傳書至竟沉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羨班超封列侯。
這首詩是呂本中避亂在柳州(今廣西柳州市)時所作,它描寫了南方夏日的雨景,并抒寫了一個流寓他鄉者的復雜心情。
題中已點明是“夏雨”,可是開首第 一句卻說“風雨翛翛似晚秋”,可見雨下得很久,不但洗凈了夏日的炎氛,而且送來了幾分秋意。當然,柳州地處南方,即使是風雨交加的夏日,也不至于真的凄冷如晚秋。所以,與其說這是詩人的身體感覺到的涼氣,倒不如說是他的心靈感受到的秋意。對于一 個遠離故國、有家難歸的避亂之人,對于 一個感受極為敏銳的詩人,即使是陽春美景也難免會使他黯然銷魂,更何況是瀟瀟的風雨呢?更使人難堪的是,詩人此時并不在官府的衙第,也不在朋友的家中,而是寄寓在一座寺廟里。連日風雨,寺門緊閉,烏鴉都躲在巢中不出,與詩人作伴的就只有寺僧的晨鐘暮鼓了! 下面兩句寫雨景: 云層厚重而且低沉,遮住了秀麗的群峰。雨水奔瀉,驟然在山間形成了千萬條溪流,閉門不出的人也能聽到那嘩嘩的水聲。這兩句詩極為生動地寫出了柳州山城特有的夏日雨景。
詩的后半首轉入抒懷。詩人家在中原,靖康事變后被迫到南方避亂。此時他雖然身在柳州,遠離了兵荒馬亂的中原,可是他曾經在被金兵圍困的汴京飽睹了戰亂景象,又怎能不魂夢縈繞淪陷的故國呢?可是,當鐘聲把詩人從夢中驚醒時,他是多么的惆悵啊! “人傳書至竟沉浮”是暗用晉人殷羨(字洪喬)的典故。殷羨曾為人捎帶書信百余封,行至途中,悉投于水,說: “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 (見《世說新語·任誕》)呂本中盼望有人帶來中原的書信,可是左等右等杳無音訊,仿佛那些書信都被捎信人遺失了。這里用典渾然無跡,又切合當時雨潦亂流的情景。最后兩句嘆息自己沒有象六朝時名將李安民那種“面方如田”的封侯之相,所以不能象班超那樣遠征異域,立功封侯了! 這一方面是慨嘆自己仕途多舛,另一方面也是對南宋小朝廷茍安政策的冷嘲。就全詩而言,詩人內心的郁悶心情與雨日的凄清之景融為一體,在藝術上相當完整。
呂本中是江西詩派的后起之秀,論詩主張“活法”,而此詩也確實一改黃、陳詩歌的瘦硬之風,語氣流動,字句清麗,體現了一種新的風格。
上一篇:翁方綱《望羅浮》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唐庚《棲禪暮歸書所見》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