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照《石門瀑布》宋山水詩鑒賞
徐照
一派從天落,曾經李白看。
千年流不盡,六月地長寒。
灑木噴微沫,沖崖激怒湍。
人言深碧處,常有老龍蟠。
徐照是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永嘉北地的石門山名勝很多,尤以瀑布著稱。作者對故鄉山川不僅深為喜愛,且引為驕傲,對石門瀑布的吟詠也就極盡形容之能事。
開頭一句,頗有氣勢。雖然前有李白《望廬山瀑布》的名句而顯得有些落套,但是“一派”瀑布從天而落卻又添上了幾許神秘色彩。后一句則借重詩仙李白的盛名而高揚了故鄉山水的風采。名山大川固然首先在于其自身的魅力,然而一經名人品評鑒賞就平添了人文價值,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佳話而流傳、顯揚。
徐照作為“四靈” 詩人,工于五律,重視腹聯,而手法又多用白描。在這首詩中也可以見出這種特色。腹聯四句,對仗工整,很有鍛句煉字的功力。亙古長存的飛瀑從不休止地流瀉,致使盛夏六月中的勝地也籠罩著清涼的寒意。接下來是對瀑布景觀的直接描寫,前一句寫瀑布飛濺于綠樹之上而噴射出微細的水沫,后一句則寫出瀑布對山巖的沖擊而激起狂怒的湍流。前者用“灑”,后者用 “沖”,正說明了徐照對于形容力度的字詞把握準確,使用上很講究分寸。結束的尾聯,宕開一筆,從自然的景象輕輕一轉而提到民間的傳說,說是相傳在碧綠的深潭中有條蟠龍蟄伏,這正是所謂“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盡管“四靈詩人”不重詩的首尾,但這首詩卻有首尾呼應的味道,石門瀑布不僅宏偉壯觀,而且神秘幽深,豈不更增加了它的魅力。
此詩描寫瀑布虛實結合,并不一味地堆砌詞藻,在實寫之處又很講求煉字。所以盡管這不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卻也可以讓我們體會到江南名山勝川的韻味以及前人描摹自然的技藝。
上一篇:劉禹錫《石頭城》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楊萬里《秋山》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