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業《夜泊漢口》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吳偉業
秋氣入鳴灘,鉤簾對影看。
久游鄉語失,獨客醉歌難。
星淡漁吹火,風高笛倚闌。
江南歸自近,盡室寄長安。
這首詩寫漢口夜景,寄托著詩人因奔波于旅途而思家的悲愁。
首句奇峰突起,先聲奪人。“秋氣” 不光是點明時令,同時還包含著 “悲哉,秋之為氣也”這層意思。“鳴灘”寫波濤拍打著江岸,洶涌澎湃,發出轟鳴,而“秋氣”“入” 于 “鳴灘”無形中又助長了衰颯之勢。次句以平緩的語調補出 一句,點醒題目中 “夜泊”二字,說明這轟鳴的濤聲是詩人鉤起窗簾、“對影” 觀看漢口夜景時聽到的。“對影”即與自己的影子作伴,而“看” (音kān刊)表明詩人是獨守孤窗,既寫出旅途的寂寞孤獨,又為下聯中的“久游”、“獨客”張目。“久游”二句,寫旅途勞碌孤寂之情。詩人長久在外游宦,以致 “鄉語”已“失”(改變),如今獨自夜泊漢口江岸,縱有解愁之酒,卻“難”以“醉歌”。詩人之所以心事重重,都是因為“獨客”他鄉的緣故。“星淡”二句,寫夜泊的所見所聞:天宇星光淡淡,江上漁燈閃閃,不知何人倚闌吹笛,悠揚的笛聲隨風飄逸。這二句,遙接“秋氣” 二句,詩人用濤聲、星光、漁火、笛曲描繪漢口秋夜的景致,給人以岑寂曠遠的藝術感受。結尾二句,抒發旅途上的思家之情。詩人是江蘇太倉人,漢口也屬江南之地,所以說來到江南自然離故鄉近了,但由于“盡室” (全家人)都“寄”居在“長安”(代指京城),因而離家卻更遠了。一退一進,起伏跌宕,把久游他鄉的“獨客”之情表達得更加充分。
這首詩在藝術上最顯著的特點是: 詩人充分調動聽覺與視覺來描繪夜泊漢口時所聞所見之景,而把旅途孤寂之情訴諸岑寂的夜景,給人以意象渾成的感受。
上一篇:袁中道《夜泉》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陳起《夜過西湖》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