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保《塞外夜雨》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鐵保
一夜氈廬雨點粗,何人為覓引光奴?
曉來潑墨秋山上,欲寫米家從獵圖。
此詩寫塞外風光。一二兩句,寫塞外夜雨的景象。住在氈帳之中,夜聽風雨之聲,這本身就帶有邊塞風味。塞外的風雨不象江南地區那樣風酥雨膩,粗大的雨點,淅淅瀝瀝,噼噼啪啪地打在氈帳上,一夜未停,與 “畫船聽雨眠” 的境界全然不同。“一夜氈廬雨點粗”句,捕捉到了邊塞夜雨的特色和情趣。風雨之夜,漆黑一團,除了一剎那的雷鳴閃電,能劃破夜空的黑暗以外,想尋找一點光亮是困難的。“何人為覓引光奴”一句,就是寫個中情景。“引光奴”,作者自注為“焠燈”。即用以點燈的火引子,舊時北方稱“焠枚”,又稱“火紙枚”,常用打火石取火。夜雨瀟瀟,何人能為自己尋找來火引子呢?這一句問話也富有氈廬夜雨的生活情趣。
三四兩句,用虛擬的手法,寫自己天明以后的打算。作者設想在天明之后,登上山去,畫一張潑墨畫,打算宗法米家父子的畫法,繪出一幅秋山從獵圖來。“米家”指宋代著名書法家、畫家米芾父子。米芾字元章,世稱米南宮,他的山水畫,遠宗王洽,近師董源,別出新意,自成一派。其子米友仁,書畫能傳家學,略變其父風格,自具特色,世稱小米。后人稱米氏父子所繪山水為米家山。
此詩由寫夜雨翻出雨后寫生作畫,因想成妙。而且想象中要畫的東西,不是一般的山水畫,而是“從獵圖”。塞外本來是打獵的好場所,畫 “從獵圖” 又道出了邊塞特色。
上一篇:杜牧《商山麻澗》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白《夜下征虜亭》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