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過臨平》宋山水詩鑒賞
高翥
征帆一似白鷗輕,起揭船篷看曉晴。
梅子著花霜壓岸,自披風(fēng)帽過臨平。
這是一首記行詩。臨平,即現(xiàn)在的余杭縣,蘇杭運河經(jīng)過這里。這首詩寫初春在運河上曉行,路過臨平的情景。
四句詩中,寫臨平的只有一句,即“梅子著花霜壓岸”。梅開初春,不知有多少人吟詠,名句甚多,這一句絕非動人的景語。詩中描寫了人物活動,但絲毫沒有表達人物的喜怒哀樂之情。表面看來,這四句詩可用 “平淡”二字概括,感情平淡,景物平淡,造語平淡。但把四句詩合起來,反復(fù)咀嚼,又覺別有妙諦,意境自出。這首詩的妙處不在以警句取勝,而以全詩的意境取勝,不以情語取勝,而以韻味取勝。平淡中見意境,平淡中見情韻。
這首詩意境的形成,全賴詩中景物的內(nèi)在素質(zhì)與詩中人物的內(nèi)心境界和諧一致,而不需要借助詩眼、警語發(fā)凡點睛。詩中描寫的景色,選擇了水上的征帆,岸上的梅花、春霜。描寫征帆,比作“白鷗輕”,取其體態(tài)和色澤; 描寫梅花、春霜,同樣也是取其形和色,用以顯示那素雅、清淡的詩中之境。詩中描寫的人物,選擇了“起”、“揭”、“看”、“披”、“過”五個動詞,貫穿了人物的一系列動作,可是從這些動作中,我們看不到人物的一點感情流露,又與人物平淡、自然的心境互為表里。從而外景和內(nèi)情和諧一致,抿合無間,造成平而有趣,淡而見味的意境美。表現(xiàn)在語言上,也是與意境相輔相成的平淡自然,而又頗有橄欖似的回甘味兒。
上一篇:袁枚《過萬安縣山水漸佳》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元德明《過鳳凰山》金、元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