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yán)羽《和上官偉長蕪城晚眺》宋山水詩鑒賞
嚴(yán)羽
平蕪古堞暮蕭條,歸思憑高黯未消。
京口寒煙鴉外滅,歷陽秋色雁邊遙。
清江木落長疑雨,暗浦風(fēng)多欲上潮。
惆悵此時頻極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嚴(yán)羽以其《滄浪詩話》著稱文壇。他以禪喻詩,力排“以文字為詩,以才學(xué)為詩,以議論為詩”,不乏精辟見解。他也寫詩、詞,但收錄在《滄浪吟卷》中的作品,多與其所標(biāo)榜的“透徹玲瓏”、“羚羊掛角”不相稱。正如方回所說: 嚴(yán)羽“評詩雖辯,所自為詩不甚佳” (《桐江集》)。不過,尚有值得一讀的篇什,這首《和上官偉長蕪城晚眺》即為其中之一。
“平蕪古堞暮蕭條,歸思憑高黯未消。”這兩句寫登城。前句點明地點、時間。詩人登上廣陵城頭,映入眼底的是雜草叢生的荒野,正值日薄西山之際,一派蕭條冷落氣象。此時此地,一種“歸思”之情油然而生,想起將與友人的離別,不禁黯然神傷。“黯未消”,兼有“歸思”不得與傷別友人兩重意思。在嚴(yán)羽的交往中,除戴復(fù)古、李賈外,同上官良史(字偉長)的關(guān)系要算最密切的了。《滄浪吟卷》中有四首詩為上官良史而作,除本詩外,還有《江上有懷上官良史》、《送上官偉長》、《有懷閬風(fēng)山人》。既“送”,又“懷”,足見友情之深厚,真可謂“悲莫悲兮生別離” 了。
頷聯(lián) “京口寒煙鴉外滅,歷陽秋色雁邊遙”,京口,古代長江下游的軍事要鎮(zhèn),即今江蘇鎮(zhèn)江市。歷陽,在今安徽和縣境內(nèi)。陳衍評此聯(lián)說: “滄浪有《詩話》,論甚高,以禪為喻,而所造不過如此。專宗王孟者,囿于思想短于才力也。即如此首三四,‘鴉外’、‘雁邊’,意分一近一遠(yuǎn),終嫌兩鳥無大界限②。” (《宋詩精華錄》)所謂“專宗王孟”云云,與嚴(yán)羽詩作之實際不符。指出三、四兩句詞語相類,不無道理。不過,詩中以 “寒煙鴉”、“秋色雁”,寄寓詩人的孤獨凄苦和顧念相思之意,還是隱約透露出來了。
頸聯(lián)“清江木落長疑雨,暗浦風(fēng)多欲上潮”,從聽覺角度寫景,將木葉蕭蕭而落之聲與秋雨瀟瀟之聲組合一處,把疾風(fēng)呼嘯之聲與潮水澎湃之聲聯(lián)在一起,繪成一幅絕妙的秋聲圖。從草木搖落的“蕭條”景象中,不難想見詩人的悲愴心境。此景語亦情語也。無怪乎李東陽贊賞這聯(lián)詩為“真唐句也” (《麓堂詩話》)!
末聯(lián)“惆悵此時頻極目,江南江北路迢迢”,“頻極目”從首聯(lián)“憑高”而來,也是對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總括,“惆悵此時”概寫詩人蕪城晚眺的心情。最后,在無可奈何的嘆惋聲中止筆,言盡意無窮,饒有韻味。
嚴(yán)羽生當(dāng)兵荒馬亂的時代,他避亂離鄉(xiāng)(邵武,今福建邵武市),曾流寓江楚、吳越等地,其詩作多為羈旅中寫成,對“十年心事兩蹉跎,南北東西別恨多” (《賴成之還自江西感舊有作》),“世亂音書到何日,關(guān)河一望不勝悲”(《臨川逢鄭遐之云夢》),有真切的體會,這,也許是《和上官偉長蕪城晚眺》一詩之所以古樸淳厚感人至深的秘密吧!
上一篇:杜甫《后游》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陳與義《和大光道中絕句》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