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日憶李白》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杜甫與李白友誼甚篤,從他們相互贈和中就可以看出,尤以此詩表達得最清楚。
從起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到頷聯“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四句,全贊李白,從詩思到詩風,恰如其分。起聯是對李白的人和詩的概括,頷聯承之,進一步以比擬手法,加以具體說明。杜甫為詩,與其作人一樣,從不阿諛奉承。這里,以“詩無敵”三字,對李白在詩壇的地位,全面肯定,一錘定音,是十分不容易的。“無敵”的理由安在,杜甫接著以“飄然思不群”一句回答了這一問題。飄然,是指李白的思想,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思維”,舊的說法是“詩思”。詩思為什么是“飄然”,可見杜甫已經認識到思維的跳躍、活潑這一特性,而思維的跳躍和活潑,正是詩的思維方式,或者說“形象思維”方式的特征。李白的詩,浪漫主義氣味很濃,又幾乎全用形象思維,而且是天上、地下、古往今來,以及宇宙、自然、天象、神鬼等等,隨手拈來,供其驅使,輒成妙句,當然非形象思維莫辦,尤其是非具備有跳躍、活潑的形象思維的“詩思”莫辦。“詩無敵”、“思不群”的含蘊應在于此。
庾開府,指庾信(513~581),北周人,字子山,南陽新野人。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因思念南方,其晚年之作,一變原來的綺麗之風,多見沉郁,以《哀江南賦》為最著名。杜甫對庾信晚年作品很佩服,所謂“清新”正指其晚年一掃綺麗之風而言。所謂“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詞賦動江關”(杜甫《詠懷古跡》)正是指此。清新,不僅是杜甫對庾信的評價,也是杜甫對李白詩風的贊揚。鮑參軍,指鮑照(414~466),南朝宋東海人,字明遠。曾作過臨海王劉子頊的前軍參軍,工詩文,與齊謝朓齊名,世稱鮑謝。鮑照詩文贍遠遒麗,俊逸多姿。杜甫“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 (《遣興·十五》),即是指此。杜甫對于前朝文人,十分崇拜庾信和鮑照,故而以李白和他們相比,是對李白的推崇。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乃用比興手法,以寄托作者對李白的懷念。其時大約杜甫正居渭北,而李白則浪跡江東。這里,渭北與江東只是二人行蹤的一個泛指,不必斤斤考證其具體所指。比如有人逕指江東為“浙江以東,即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就未免太拘泥了,不一定符合當時實際。詩句是說:我在渭北,而你在江東。我看見渭北春天的樹,就會想到你也一定對著江東日暮的云而想念著我;反過來也是如此。總之,觸景生情,睹物懷人,以景托情,因情見思,纏綿悱惻,感人肺腑,故成名句。
結聯回到思念本題。《杜臆》指出: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兩句中的“細”字,“對三、四句看,自我微意”,這里所說的微意,是說如果能再相對酌,細與論文的時候,杜甫一定要指出:你的詩清新像庾開府,而俊逸之處則有似鮑參軍。我們認為,這個理解大體上是正確的。
上一篇: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岑參《春夢》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