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賀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目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鵜淬花白鷴尾。
直是荊柯一片心,莫在照見春坊字。
挼絲團金懸??,神光欲截藍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這是一首十分著名的詠劍詩。“春坊正字”,唐太宗宮中掌校正經史文字的官名,隸屬于左春坊。劍子,即劍。
詩可分為上、下二段。前三聯六句寫劍的外形,為上段。前二句開門見山,直接入題:在太子宮中擔任正字的老前輩的劍匣中裝著一柄光亮如秋水的寶劍,曾入水斬蛟,上山刺虎;看上去如云隙射月,寒氣襲人,又似緞帶平鋪、冰潔玉白;用老鯊魚皮制成的劍套,如蒺藜一樣的花紋,光彩刺目,劍身涂(淬)上了鵜油如白鷴的羽毛,锃光明亮。鵜,鳥名,用其脂肪涂兵器可防銹。白鷴,鳥名,似山雞而色白,尾長三尺。詩人一連運用“三尺水”、“隙月斜明”、“練帶平鋪”、“白鷴尾”,形容、比喻、渲染寶劍的光亮無比,加上劍鞘又如“蒺藜刺”一樣光彩艷發,真是精美絕倫,無以比擬。
詩的下半段寫劍的神韻。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進一步詠寶劍,說他有如春秋戰國時的荊柯,空有一心為國為民之心,卻報國無門,讓它白白地照著春坊的圖書;它神威不減當年,用金線編成的穗子(“挼絲團金”)飄搖下垂(“懸??”),發出神奇之光,欲將堅硬的無比的藍田玉削切成碎泥;讓西天白帝為之驚惶失色,神母也嚇得嗷嗷大哭!末尾二句借用劉邦斬蛇的典故。據傳,劉邦夜行遇一大蛇當道,便截為兩段。后來有人見一老婦在這里啼哭,說她兒子即西天白帝之子,化而成龍,被赤帝之子(劉邦)殺了(見《史記·高祖本紀》)。詩人借用這個典故渲染春坊正字劍子的神奇威力。其中“直是荊柯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二句是這首詩的靈魂與眼目,將寶劍、春坊正字及詩人的懷才不遇,綰合得天衣無縫,使詩意得以升華。全詩詠劍由形入神,由物及人,構思新奇。正如沈德潛所云: “從來詠劍者只形其利,此并傳其神。”(《(唐詩別裁》)說得中肯有理。
上一篇:李賀《昌谷北園新筍(四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崔道融《春墅》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