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里中女》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于濆
吾聞池中魚,不識海水深;吾聞桑下女,不識華堂陰。
貧窗苦機杼,富家鳴杵砧。天與雙明眸,只教識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蘊韓娥音。珠玉不到眼,遂無奢侈心。
豈知趙飛燕,滿髻釵黃金。
“里”指野里,“里中女”即窮僻處的勞動婦女。這里描寫的“里中女”,是一位勤勞樸實而年輕美貌的女子。詩人既贊美她璞玉般純潔無瑕的心靈,又深深惋惜她未能如家境好些的女孩子那樣,得到更多的歡樂和幸福。從而表現出對不公平社會的深沉憤懣。
詩用古民歌常見的復沓(重復)句式起興,以池魚桑女引出里中女子,這是一種迂緩沉思的調子,發人深省。這位女子是一位織工,一年到頭貧窗苦織,當時棉花尚不普及,所以里中女所織為縑帛之類絲織物。她精工出產的成品自己享用不起,只能售與富家。“貧窗苦機杼”是這位女織工; “富家鳴杵砧”是說她的織物賣與富家(或替富家所織),富家得后要用杵砧搗練使熟軟,所以“鳴杵砧”是富家事。以上寫其勤勞。
以下主要寫里中女美好的形象和內心。寫其美,首點明眸,這是寫女子美麗明凈最儉省之法,她純潔得不識金玉,只認識用蒿桿制成的簪子。“天與雙明眸,只教識蒿簪”繪出里中女的美麗純樸,頗為感人,同時也隱含“天與雙明眸”與金玉浮華不調和、不兩立的思想,讀末四句可知: “珠玉不到眼,遂無奢侈心。豈知趙飛燕,滿髻釵黃金。”
“徒惜越娃貌”,里中女青春的花朵白白開放。“越娃”,可見是吳越(江南)人,當實有其人。“亦蘊韓娥音”,用《列子·湯問》典,韓娥善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大概里中女亦頗善歌唱了。
上一篇:元稹《遣悲懷(三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金鄉送韋八之西京》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