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蘭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作者為晚唐人,其夫王駕戍邊未歸,玉蘭思念甚切,制衣作詩以寄(見陸昶《歷朝名媛詩詞》)。《全唐詩》作王駕詩,題作《古意》。
首句徑寫夫妻分居兩地,丈夫遠去邊塞,而自己卻在江南,相距遙遠,自是思念甚切;又因其夫是“戍邊關”,邊地苦寒,安危難測,故妻子在思念中更添幾分憂慮。況值秋時,季節轉涼,家家為征夫游子備衣御寒。“西風吹妾”,使妻子感到寒涼,但她不說自己寒冷,而首先想到戍邊的丈夫,擔心他的冷暖。這正如李白所寫之思婦:“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子夜吳歌》)“憂夫”二字真摯地反映了妻子思情深切,體貼入微。而此句把西風一妾一夫三者之關系寫得極其自然,陸昶贊曰:“一筆揮灑,意到筆到,肯綮全在西風吹妾四字,亦能手也。”(《歷朝名媛詩詞》)鐘惺亦贊曰:“西風吹妾四字便有無限關情,無限傷感,不必讀妾憂夫三字而后知親。”(《名媛詩歸》)
上句突出一個“憂”字,但未具體鋪寫。接著寫她的憂夫之情,如何表述呢?作者不是使用抽象、概念的語言,而是作具體形象的描繪:“一行書信千行淚”。用“一行”與“千行”的強烈反差來突出她痛苦的濃烈,我們好像看到她修書時熱淚漱漱的形象和淚漬斑斑的字跡,這痛苦、這憂怨,比用千言萬語訴說她的思情更為有力。
最后點明憂傷之由:“寒到君邊衣到無?”她所憂慮的是寒冬來臨而寒衣未到,其處境不堪。這與第一句兩地遙隔照應,且又是第二句“憂夫”內容的具體化。結以問句,造成懸念,令人遐想、悲慨。
全詩情真意摯,句式變化多端,每句詩都有兩層意思,采用四三句式。一、二句,句中相對而又相關。第二句中連用兩妾字,一氣貫注,情韻悠深。第三句用對比手法,烘托思婦字字情深,行行血淚。第四句用詰語,加強“憂夫”的氛圍。此詩在使用文字上很有獨創性,格律詩最忌文字雷同,而此詩除第一句外,其余三句,句句有復字,不但不使人感到累贅,反增回環之韻味。薛雪說:“詩文家最忌雷同,而大本領人偏多于雷同處見長。若舉步換影,文人才子之能事,何足為奇?惟其篇篇對峙,段段雙峰,卻又不異而異,同而不同,才是本領。”(《一瓢詩話》)陳玉蘭作為一個女作家,能在雷同處見長,可謂是有真本領。又因此詩語言通俗,朗朗上口,韻律感極強,故一讀即銘刻于心,難以忘懷。
上一篇:王駕《社日》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無名氏《涼州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