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歸燕詩》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張九齡
海燕雖微眇,乘春亦暫來。豈如泥滓濺,只見玉堂開。
緣戶時雙入,華堂幾日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張九齡任丞相時,李林甫陰中傷之。九齡作《歸燕詩》以貽林甫(據阮閱《詩話總龜·卷十七》引《明皇雜錄》)。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罷相。這首詩應該寫在他即將罷相的時候。
《歸燕詩》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詩,循格入律,一絲不茍。首聯中的“海燕”實指詩人自己。曲江,即今廣東省韶關市,從長安望去,確實遠在天邊海上,故名其曰“海燕”。句中“微眇”言明詩人出身于微賤寒門,隱含著對名門望族出身的李林甫之流的嘲諷。“乘春”比喻遇上君主的開明政治,即使如此,詩人也無意于功名,故云“乘春亦暫來”。其中蘊含著君子難敵小人的隱痛。
頷聯、頸聯寫海燕不計較“泥滓”的微賤,“只見玉堂開”著,便每日三番五次進出其間。詩人以此比喻自己在朝為相,慘淡經營,終日操勞。句中“玉堂”、“緣戶”、“華堂”均指朝廷。詩人分明在表白自己:對于國家,對于朝廷,雖無功可言,卻實實在在兢兢業業,其中不無厭倦從政的情緒。
海燕即歸、詩人即罷的時候,大權已經為李林甫所竊。尾聯借海燕之口,直言李林甫: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我無心于權勢功名,無心于攻防虞詐,你大可不必同我爭權奪利,對我猜忌中傷。我就要歸隱了!這是欲有所為而實不能為的悲嘆,這是不與人爭卻人與我爭的義憤。句中的“鷹隼(sun)”均指猛禽,實指陷害排擠詩人的權臣李林甫。應該特別注意這里的“相”字,并非互相的意思,詩人不會有心思去猜忌別人;而是一方向另一方作出動作,“相猜”的意思就是猜忌我。
總之,《歸燕詩》雖牢騷滿腹卻襟懷坦蕩,雖激憤滿腔卻大義凜然。詩人的種種情愫都寄托在“海燕”身上,實在是妙不可言。
上一篇:陳子昂《度荊門望楚》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王維《歸蒿山作》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