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峨眉山月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一生愛好月亮,尤鐘情故鄉的峨眉山月。直到他逝世前三年,從流放夜郎途中回到江夏(今湖北武昌),蜀僧晏要去長安,李白還寫“峨眉山月歌”為他送行,并祝愿“歸時還弄峨眉月”。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明從此地出發,即將開始“辭親去國,仗劍遠游”的生活了。秋月半輪,好像流瀉在平羌江中,更加美麗可愛。“平羌江”,即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首句強調的是“秋”,次句強調的是“流”。秋,天高、氣爽、風清、月朗,無不給人以愉悅和恬適。而月照影流(實際流的是滔滔江水),變靜為動,這樣,峨眉山上,平羌江中,半輪秋月,上下輝映?!扒逅鲕饺?,天然去雕飾?!逼綔\的詞語,寫出了不平淺的意境。
全詩四句連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而組織精巧,意境幽邃,絲毫沒有堆砌的痕跡,足見李白絕句神韻清絕的一面。妙造自然,不尚雕飾,是此詩長處,從而達到“天巧渾成,毫無痕跡,故是千秋絕調” (金獻之語)。這是由于地名本身清雅,而且地名的變易,也顯示著詩人的行程;看似敘事,卻也展示出景,蘊含著情,因此便有“浩氣噴薄,如神龍行空” (趙翼語)之感,而“殊不厭重”了。
上一篇:高適《封丘縣》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駱賓王《帝京篇》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