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封丘縣》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高適
我本漁樵孟渚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歸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yīng)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zhuǎn)憶陶潛《歸去來》。
詩題一作《封丘作》。封丘,今河南封丘縣。此為高適在封丘縣尉任上所作,抒寫自己任職后感到的痛苦和不平。如果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對封建社會階級對立的典型概括,那么“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則是高適對縣尉的形象素描。
此詩最大的藝術(shù)成就在于把縣尉這一角色生動形象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詩人是從切身感受總結(jié)出來的,故形象感人,令人信服。縣尉“主盜賊案,察奸宄” (杜佑《通典》),實際是封建統(tǒng)治者直接欺壓百姓的鷹犬。高適是個正直的知識分子,長期在孟渚(沼澤名,在今河南省商丘一帶)從事農(nóng)耕、樵夫的勞作,過慣自由自在生活,根本無法適應(yīng)這個苦差使。“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上要卑躬屈膝奉迎官長(對上是奴才),下要橫眉怒目欺壓百姓(對下是老爺)。一人兩面,集主子與奴才于一身。從“心欲碎”和“令人悲”中可體會到詩人是何等厭惡這個官職。癡人癡想,也許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吧? “歸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旁觀者看得清楚,“今如此”,何等肯定! “今如此”,古又如何呢? “乃知梅福徒為爾”。漢梅福,任南昌尉,數(shù)次上書言國家大事,都不被理睬,只好棄官而去,證之歷史,此乃古今通病。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本想擺脫這“心欲碎”的差使,因奉“君命”還猶豫不決。“君命”是“遲回”的原因,也是產(chǎn)生這一事物的根源,“拜迎官長”、“鞭撻黎庶”都是君命所致。詩人朦朧意識到這一現(xiàn)象的根源是難能可貴的。詩人以其切身感受,又證之以家人的客觀觀察,再證之以歷史,歸之以君命,就把縣尉徹里徹外解剖透了。詩人實無法再干這“令人悲”的事了,不久即效法“不愿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賦《歸去來》而棄官了。
上一篇:杜甫《對雪》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峨眉山月歌》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