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許渾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這首詩是許渾從故鄉潤州丹陽(今屬江蘇)第一次到長安,途經潼關時所寫。潼關是古代的咽喉重鎮,由洛陽到長安必經潼關,形勢險要,景色宜人,歷代詩人大家對此地頗為青睞,為它而留的佳作不勝枚舉。許渾的這首詩借景抒懷,以情繪景,有一種大浪淘沙的雄渾悲壯之感。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深秋送別,倍感凄涼,瓢酒下肚,便有一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戀戀不舍與不得分別的蒼涼,秋的氛圍作陪襯,那份因別而得的愁緒便愈發濃烈,此詩又題作《行次潼關,逢魏扶東歸》,由此可見,故友相逢、長亭送別的那種依戀。
但好男兒志在四方,豈能為兒女情長而多愁善感、不思進取?詩人為了擺脫這份愁緒,順眼遠眺,筆峰一轉: “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這四句相輔相成,殘云歸岫,天必放晴,而山色經過疏雨的洗刷,倍加清麗,恰是這份清新洗去了作者心頭的愁緒,天地之間,除了自然,便是身處險關、萬物盡收眼底的自我,那種頂天立地的神圣早已化解了心中所有的疑慮,心是如此坦蕩。接著,黃河之水在潼外猛地一轉,那濤聲不絕于耳,似乎讓人感覺到了它歸海的那份無拘無束,此時作者的心已凈化到與自然物我歸一的境地。于是末句“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也就沒有絲毫的突兀之感。
此詩情景交融,景語皆情語。中間四句同寫景,卻絲毫沒有臃腫堆積之感,可見詩人的匠心。
上一篇:張籍《秋思》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賀《秋來》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