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海南省·儋縣東坡書院》古詩詞賞析大全
儋縣東坡書院,在海南省儋縣城東40多公里的中和鎮,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從惠州再貶海南時常來的地方。蘇東坡在儋縣居住了3年。在他抵儋縣的第二年,即宋元符元年,儋縣守官張中因與東坡有詩酒往來,在當地士人黎子云兄弟的園子里營建載酒堂。載酒堂成了海南各地人士與東坡雅集的場所。蘇東坡也與當地人士結下了深厚友情,他曾有“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古真吾鄉”之句。800年來,來此瞻仰遺跡者甚多,清代將此院改稱“東坡書院”。舊時載酒堂內曾陳設有蘇軾、蘇過及黎子云3人塑像。書院附近有桄榔庵遺址,是東坡初抵儋縣時,當地人以桄榔為他筑的茅屋式陋居。
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
[詩名] 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 (三首之一)
[作者] 蘇軾,宋哲宗元符二年在儋州作。詩寫作者在住地與當地人民的至誠關系,詩寫得樸素真摯,反映出一種淳樸自然的情趣。
[注釋] ●被酒:喝醉了酒。●諸黎:指黎子云、黎威、黎徽、黎先覺等,皆為東坡謫居儋州時的友人。●牛矢:牛糞。
遷移流放說儋州,方語紛傳各自由。
就中一種東坡話,千載詩人口澤留。
[詩名] 海南之行 (十首之一)·儋縣
[作者] 謝覺哉,作于1960年2月。
[注釋] ●方語句:儋縣境內方言繁多,除海南話、儋州話外,尚有客家、臨高、那大、黎、苗、軍、村話等方言,故云。●東坡話:蘇東坡的家鄉話,即四川方言。當年蘇東坡貶居儋州(今儋縣中和地區)3年,“敷揚文教”,傳此方言。據郭沫若考證:“儋縣境內尚有東坡話流傳,為本地方言之一。驗之,果與蜀話相近”(《儋耳行》序)。
東坡蹤跡遍南疆,冒雨來尋載酒堂。
三年野服多知己,萬里天涯即故鄉。
丹荔玉膚猶未熟,新椰瓊液已堪嘗。
詩魂更是掀須笑,十丈紅花簇鳳凰。
[詩名] 題東坡書院 (二首選一)
[作者] 田漢,湖南長沙人,現代劇作家,詩人,《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此詩作于1962年5月。
[注釋] ●三年二句:蘇軾居儋3年,和當地人民建立深厚感情,曾發出“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的感嘆,●丹荔句:蘇軾居儋時有詩句:“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詩魂句:詩魂:指蘇軾。古時稱譽大詩人為“詩魂”或“詩仙”、“詩魔”。●十丈句:東坡書院門前有鳳凰樹,故云。
曾謁眉山蘇氏祠,也曾陽羨誦題詩。
常州京口尋余跡,儋耳郊原撫廟碑。
海角天涯身世感,朝云春夢死生知。
千秋何幸留遺墨,畫卷瀟湘竹石奇。
[詩名] 懷念蘇東坡
[作者] 鄧拓,福建閩侯人。當代詩人、雜文作家。
[注釋] ●謁(ye葉):拜見。●眉山:蘇軾故鄉四川眉山縣。●陽羨:地名,在今江蘇宜興縣南,漢置陽羨縣,宋改宜興。元豐八年,蘇軾自汝州罷職歸休宜興,題《歸宜興留題竹西寺》詩3首。●常州:今江蘇常州市。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蘇軾于常州逝世。京口:今江蘇鎮江市。熙寧四年(1070)冬,蘇軾游京口著名古剎金山寺,作《游金山寺》等名篇。●朝云句:這句寫蘇軾路遇春夢婆的故事。
東坡野老任疏狂,載酒習字集雅堂。
座上分香聽雀鬧,豈憂孤島是異鄉。
[詩名] 東坡書院載酒堂
[作者] 王樹遠
上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五松山·銅官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北京市·八達嶺》古詩詞賞析大全